民事案件二审到底审什么?二审结果会怎样?
我国法律规定,也就是《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就是说一宗民事案件通过两级法院的审理就算完成的最后的终局裁判。当我们拿到二审判决以后,这个案子在法律上就算彻底审结了。无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都要按照这判决结果执行。
至于你对案件不服,当然还可以通过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民行监督程序继续申诉,但已经不影响判决的执行。那如果理解二审程序呢?下面给出你详细的解答。
第一,二审是对一审法院审理案件的复查,不会扩大一审的范围
二审法院不会对你的案件做出超出一审诉求的审查,它仅仅是对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和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作出审查。不要以为上诉了就必须有翻盘的机会,二审的
二审法院的开庭程序和一审法院基本一致,不过二审法院会在法庭调查完了以后,让各方当事人看着一审判决查明事实的部分发表意见,也就是说一审查明的事实对不对,有没有遗漏,后者应该查明的没有查明。
如果双方对一审查明的事实没有意见,那就重点发表对一审法院适用法律是否准确表明意见,至此,二审的审理程序就结束了。
第二,二审案件绝大部分都会维持一审的裁判
可以负责任的说,绝大部分案件一审基本都没有问题,无论是事实查明还是法律适用都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处理的。二审法院对绝大部分案件都会维持一审判决。
一旦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双方当事人都要遵守判决的结果,自觉履行一审判决的内容,任何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均申请一审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如果一审确有错误,大概率会发回一审法院重审
二审法院在案件事实审理过程中,发现一审对案件的事实查明确有错误,或者应该查明的事实而没有查明,那就会发回重审。因为,二审法院一般不去代替一审法院去查明事实。
所以此类案件发回一审重新审理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对于发回重新审理的案件,一审法院会重新组成合议庭,依法审理。
第四,二审能改判的案件,都是事实清楚,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
还有一小部分案件,二审法院依法直接改判了。改判的案件是小概率事件,在这个问题的认知上一定要客观、谨慎、科学严谨。千万不能把偶发事件作为常态来看待,这会导致你发生认知上的偏差,带来错误的结果。
这类案件是一审查明的事实没有问题,仅仅是适用法律有错误。二审法院查明后,为了减少当事人的诉累,可以依法改判,改判后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二审法院的判决结果履行法律义务。
总之,两审终审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审判制度流程的强制性规定。
一旦作出二审判决,就必须要不打折扣的去履行,二审就是对一审的审查,对一审的监督。
还有一些特殊的案件,实行的是一审终审,无论是案件如何审理,作为当事人来说,解决问题才是目的,对于程序来说越短越好。因为每一宗诉讼都会让你心身疲惫。
诉讼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能解决问题,那程序对你来说也就没啥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