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要应对风险挑战,战胜矛盾困难,实现宏伟目标,就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找到破解难题的关键点,不断推动各项事业的加速发展。
从遍地烽烟的战争岁月到激情澎湃的建设时期,从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年代到自信自强的建设现代化征程,从全面脱贫攻坚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查研究这个法宝带领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未来还将继续帮助我们实现更多的目标,创造更大的辉煌。要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让调查研究取得实效,我们党员干部就必须时刻站在人民群众身边,写好“人民”文章。
调查研究写好“人民”文章,要饱含“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情怀。党员干部要真正从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入手,从内心燃起“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意愿,浓厚“血肉联系”的鱼水深情,带着感同身受、带着同频共振出发,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到乡村田野、街道社区、厂矿企业等基层一线,真心实意地“沉”到群众中去,用心做好走访记录、写好民意日记、建好民生台账、形成民情报告,真正做到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解民忧。
调查研究写好“人民”文章,要有“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格局。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如果在小事小节上疏于防范,对苗头性问题没有足够警惕,不仅会降低群众信任,更易留下隐患。因此,调查研究要善于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破解小苗头,防止大问题。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始终拿好“放大镜”“显微镜”,对小问题给予大重视,做到小事不放松、小节不忽视,深查细究、找准症结、见微知著。同时,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及时发现和准确把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预警上做文章,在化解上下功夫。
调查研究写好“人民”文章,还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调查研究,根本目的还是解决问题,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树牢民本观念,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还要主动到矛盾集中、问题复杂、任务艰巨的地方去磨砺,在不断攻坚克难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把群众所盼的事一件件抓好落实,把群众所想的事一桩桩变为现实。同时,时刻把群众满不满意、支不支持、高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针对群众在意的、关心的民生实事工程,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落实,确保把调查研究的文章写到群众的心坎里。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要始终带着一心为民的深厚感情,真心实意听民意、高效务实解民忧,不断发现问题、寻找路径、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人民”文章必将写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