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正餐前先来个开胃菜!
今天和女儿吃早餐时,我用遥控器开启了电风扇,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随口就向女儿抛了过去:你说是因为有了先进的机器让人变懒还是人变懒了才发明了机器?
女儿选择了前者:有了机器才让人变懒。
她的答案和我的不一样,于是我好奇地问:不应该是人懒才想省点事儿,然后发明了机器来帮助我们干活吗?
女儿:那人懒怎么会去发明机器呢?
我:有道理,妈妈以前总觉得是因为人懒才发明机器,因为我有时躺在床上不想起时就会想:如果有个机器人帮我把早餐做了该多好?
女儿:这不算懒,如果懒就不会想去做早餐了。
哈哈,感觉女儿分析的确实也有道理!佩服自己今天怎么提出了一个这么好的问题,让我和女儿的思想能碰撞出火花,对女儿有了更多的了解。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多和孩子交流,多向孩子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启发孩子思考,这比有标准答案的100分更重要、更有价值。
以下是我整理的七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1、你认为上学有什么好处呢?
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学习,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知道学习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孩子何乐而不为呢?学习也会从被动转为主动,只要他肯主动学习,还会有什么大问题呢?
2、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呢?
让孩子对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知。
俗话说: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知道自己的优点并放大自己的优点,这不仅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还可以扬长避短,助力孩子走得更轻松。
3、如果让你当爸爸妈妈,你会让我先玩还是先写作业?
经常提这个问题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以后写作业就可以让他自己做主了。
我们都怕养出一个“白眼狼”,都怕孩子自私,换位思考这个能力就能解决我们的困扰,并且能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4、你想象中幸福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的?
培养孩子对幸福的认知。
每个人心中都有幸福的模样,有了模样宇宙就会用万有引力的定律把它吸引过来。
让孩子说出他心中幸福的模样,也可以帮助我们纠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促进家庭和谐美满。
5、如果老师讲的题,你做对了但老师讲错了,你敢不敢坚持自己的答案?
培养孩子的自我主见。
叔本华说过一句话:盲目跟随他人的人,最终只会走到悬崖边。
失去主见者终将被群体裹挟至危险的境地。
6、你努力复习、努力准备了,但考试却没考出理想的成绩,你会怎么想?会如何面对?
这个问题可以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
咱不怕倒下,就怕倒下后不懂得如何爬起来。学会总结、复盘是不可缺乏的能力。
7、如果给你100块你怎么花?
这是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培养他正确的金钱观。
在这个花钱容易赚钱难的年代,学会理财是多么重要的能力。多少大学生还没跨出校门就欠下一屁股债,多么可悲、多么可怕。这应该可以归结为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和消费观,所以越早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越好。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