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上班,刚进入地铁站就碰到一位六十岁左右的阿姨找我问路,在听到地名后我也不知道这几个字马上要脱口而出之时我收住了,快速在高德里面查了下,告诉她地铁坐几站,坐到哪站从哪个口出,再倒某某路公交车,再坐几站就到了。说完阿姨很感激连声跟我道谢,还问了句回来也是这个样子吗?
60多岁的阿姨让我想起自己50多岁的父母和公公婆婆,他们更年轻,但是他们长期待在农村坐地铁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坐电梯不会按楼层,面对智能化的东西一筹莫展。
去年接公公婆婆来城里带孩子,带他们出去坐了几次地铁,有一天工作日他们单独带娃坐地铁出去玩,连搜地图带向路人问路终于找对了地方,回来后公公高兴的说了好几次,就跟小孩子考试得了一百分一样开心。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件多么甚至不值一提的事情,对他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特别有成就感。
又想起自疫情开始后出门都要扫健康码,有的老人脖子上会挂着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有的老人子女帮忙把二维码截图保存在手机相册里,身份证也随身带着。但是遇到要实时扫描的就犯难了,被司机请下去的也不在少数。提起手机支付,他们更加不敢了,看不见的东西他们不信。
我的父母和公公婆婆说起来还认识字,不认识字的出门更困难,跟爸爸一起打工的叔叔不识字,自己一个人从来不出门,因为不会扫码宁愿坐黑车也不愿意去车站坐车。
再延伸到其他方面,医院挂号预约、银行自助服务、网上点外卖、生活水电煤气话费缴费、家里电视遥控器都不会使用。他们也用智能手机,平时跟人视频聊天,玩抖音刷视频,拼多多买东西就已经算玩的不错的啦。
互联网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效率,我们年轻人享受着智能化的成果。但是设计者却忽略了超过一个多亿的老年人。智能化在越来越成熟的同时与他们的距离也越来越大了,他们被这个时代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相信之前网上不少抬着老年人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新闻刺痛了不少人的心,我们这个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是不是也需要一点温情,需要一丝灵活变通,老年人即使享受不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但是也不应该被抛弃甚至被嫌弃,人都会有老的那天,如果那时候我们也被抛弃了,我们心里会不会难过失落呢?
作为子女我们跟父母在一起教他们学新东西的时候多点耐心,毕竟他们以前教我们穿衣吃饭也是耗费了不少心血的,或者干脆放下手机好好聊聊天也是不错的,毕竟比起被互联网抛弃,子女不愿意跟他们交流才是最伤人心的。
愿每一位老人都能被时代善待,愿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温情,愿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不管时代怎么变革,都不应该抛弃任何群体,更何况还是这么一个弱势群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