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的书是值得看的,很多学习方法论值得学习】
中国的家长非常重视教育问题,我们也经常听到如下的话语:
“这小孩天生聪明,就是读书的料”。
“他天生不会读书,蠢得要死,读完中学出去打工算了”。
这些话的潜台词就是:人的读书能力参差不齐,而这种能力是天生的。
这种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同样误导性很大,忽视了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式的问题,这种观念只会使弱者更加自卑,强化已有的认知,形成恶性循环。就像经常靠关系做事的人,觉得全世界没有硬关系便寸步难行,这显得荒唐而狭隘。
关于人的才能有两种非常经典的观点。一种认为,人的才能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以不断提升和塑造的,而另一种认为人的才能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固,不会轻易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玛利亚·梅耶根据这些研究,又总结了有关才能的四种典型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天才说”,也就是认定人的才能使特有而恒定的,这种观点流行度最广,尽管已经被很多人驳斥,但是普通人还是非常愿意接受它。为什么呢?大部分人并没有超人的天赋,人生往往也不成功,跟天才的差距比较大,喜欢将自己的失败归于客观因素,而较少归咎于自己,以求安慰。不得不承认,天才们才华横溢,那些伟大的作家、科学家、艺术家,没有天赋是绝对干不成的。
当我们去测量智商的时候,会告诉我们一个数值,我们就知道自己的智力处于哪种水平上,这种智商测量方式对“天才说”观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传统的智商理论也认为人的智力是比较稳定的,很难发生改变,遗传的作用很大。但智商测量方式真的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吗?这是此种方式一直颇受诟病的地方,因为智力测验也只不过是反映人的智力的一部分而已,那些智商一般的人只是在某个方面不够出色而已,他可能在其他方面有着优秀的潜能,如果你全盘接受智商理论,那么这无疑会限制你对自己的认知,就像文章开头说的,形成恶性循环,进行自我否定。这种观念不近人情,但奇怪的是大部分却承认它。
第二种观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这是一种很积极的观点,每个人都能够挖掘出自己的才能,只要我们找到并不断加以练习,就可能获得成功和幸福。心理学家归纳出人的很多种优势,比如专注力、创意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等等。你通过自己进行内部的自我比较,你就可以得出你自己相对擅长的领域。
这种观点的特点是,它引导你发现自己特有的优势,不去进行横向比较,而是通过自我比较得出自己的优势,属于自己的内部认知,它确实让你能够找到自信,想打了鸡血一般斗志满满。我虽然不完全排斥鸡汤,但大部分时候实际上是反鸡汤的,好的鸡汤总会找到好的说服理由,比如李笑来经常喜欢提“复利”的概念,但却不会说只要去做就一定成功。因为我们还有横向比较,有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过于沉醉于自己的所谓“优势”中,反而不利于自己的成长,我们当然需要努力,但同时要自我认知,认识到与别人的差距或者优势在哪。
第三种观点认为,“只要努力,每个人的每一项才能都能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相信“成长型心智”的观念。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僵固型心智”,僵固型心智是非常被动的一种心态,比如,一个人如果总是喜欢这样想:努力有毛用,努力不努力都是一样的,没什么能够发生改变,这就属于僵固型心智。可以想见,这种心态,无疑是非常消极的,这种心态自然也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拥有“成长型心智”的人显然比“僵固型心智”的人取得的成就要高,前者不惧困难,欣赏别人的长处并学会学习,肯定努力的意义,不轻言放弃;后者畏惧改变,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不喜欢别人的批评性意见,总是喜欢从否定的角度看问题,人生态度极为消极。按照俗一点说法就是,前者是进步型的正能量,后者是消极型的负能量。
那如何实现思维的转变呢?如何让僵固型心智变成成长型心智?比较有效的方式是不要老是说封闭性、绝对化的评价,而是要转为开放式的。比如,不要说,“我做不成这事”,而是要说,“我做成这事还需要哪些提高”,不要说,“他们那样做事很好,但我做不来”,而是要说,“他们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学习”。
第四种观点认为,“少数人才能成为杰出的人,因此要把他们找出来加以重点培养”。比如,以前我们喜欢搞特训、搞奥数培训班,就是这种观念。第二种和第三种观念涉及到大多数人,它们肯定普通人的潜能,而第四种观念基本与大多数人绝缘,它本来就将精力放在少数人身上,效果呢?效果不一定好,可能还会很糟,因为要对这一小部分进行培养并预测他们的未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当年就有这样的一些失败试验品,当然这牵涉到对人的潜能方面的其他培养,比如,思考力、思维方式等方面,而中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扼杀创新能力的。
在上面的四种理论中。第一种否定了人的努力,第二种和第三种过于主观化,第四种与普通人没关系。
为什么要梳理一下上面的观念呢?主要是为了对天赋和努力之间的关系有更好的认知,天赋当然是存在的,这是上天赋予的,很大程度上无法改变,那我们要拼的就是努力,只不过我们该怎么努力?努力不是使用蛮力,它不仅是意志力的体现,也是策略的体现。
不要信奉木桶理论。所谓木桶理论,就是指一个木桶所容纳的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如果你是参加高考的学子,那么木桶理论可能是对的,不然分数可能会被拉下来。
但我们都知道,木桶理论使得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补短板上,那么就不能在擅长的领域中继续磨练,很难成为牛逼之人。
我们来看看牛逼之人吧,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其考试成绩国文、英文俱佳,据说英文是满分、国文接近满分,但数学只有15分。
季羡林1930年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只考了4分。
闻一多1912年报考清华学校,只因用“梁启超体”写的作文过于优异被主考老师赏识而破格录取(其它科目平平,尤其数学成绩糟糕)。
无需再举例论证,例子很多。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建议你要专题阅读》,提到一名学识广博却不专深之士,有可能流连于表层浅尝辄止的知识层面,并未对某一领域有着系统性深度思考;而一名某一领域的深度专业者,尽管其他方面知识阙如,可能没有广泛的视角,但却在某一问题上能够道出精辟的见解。
有人可能会说,“通识教育”不是很重要吗?当然,通识教育很重要,我无意否认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通识教育是基础性的东西,如果你技能浅尝辄止,无突出的专长,那无疑是不行的,你可以先纵向发展,再触类旁通横向发展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你专心做一件事之时,要尽力投入,不管这件事多么不起眼,我在上一篇文章就分享过三个斜杠青年的故事,他们就都是从不起眼的兴趣着手,做专注之事,然后发展起来的。千万不要过于急切,思虑太多,贪多求快。
而专注时间与能力的关系大部分时候如下面这张图:
这个图跟复利曲线有点像,但复利曲线的纵轴使收入,它是开放的,快速增长的,而能力不能无限提升,可以说,大部分人在缓慢起步期的时候就死掉了,最后笑傲江湖的是通过快速提升期进入到平稳高原期的人士。
我们经常听到有一些故事,由于走投无路,不得已做了某个行业,然后使劲专研,持之以恒,最后做成了一番事业,选择太多反而迷茫,最后一事无成。
当你认识到自己的长板之后,最佳的策略就是抓住这一优势,一头扎进去,保持专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去补短板也行,但必须建立在已经拥有强大专业技能之后的事了,发展自己的长项,你定会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