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形形色色的账单要支付。例如,向银行支付房贷、车贷,向供电局自来水公司支付水电费,向学校支付孩子的教育费,向美容院和健身房支付套餐费等等。这其中,我们都是向别人支付,虽然都是自己的花销,但总感觉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忙于应付各种开销,今天还完了这笔,明天又有新的一笔,一直都在支付给别人。
对于大多数的人,如果有债务,例如房贷、车贷、分期付款的消费贷等,都会想着尽快地还清,这样就能减少利息。因此,他们都会把扣除了生活费后富余收入中的全部或者大部分,用于偿还债务,以至于留给自己的钱少之又少,而且还认为这是个聪明的做法,暗自庆幸自己懂得规划,因为不用“一辈子为银行打工”,“早还清早脱身”。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你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活法——尽可能少地偿还债务? 这样活,的确会负担更高的利息,但此外,你还能获得什么?想知道吗?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买一套90平米的房子,全款500万,首付70%,即350万,贷款150万。按商业贷款利率4.9%,等额本息计算,对比以下两个方案:
每月还款额方案二比方案一少11784-7961=3823元,每年少还贷款额=3823*12=45876元。
打个比方,现在邓超和王祖蓝都想买这套房子,首付之后,他俩都要还150万的贷款。邓超选择方案一,即15年还清,王祖蓝选择方案二,即30年还清。假设他俩每个月不用于生活的富余收入,都是11784元(不考虑其他收入和支出),邓超把全部富余收入都用于还债,王祖蓝仅把富余收入中的7961元归还房贷,剩下的3823元,用于投资有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每年投入的本金就是45876元。假设,年度投资回报率10%,我们来预测他们两位未来30年的财务状况:
我们来看,邓超,到了第15年,还清房贷了,但除了房子以外,其他资产为零;王祖蓝,到了第15年,除了房子,还拥有大约160万投资收益。
你会说:但是王祖蓝还有15年的房贷要还呀。对的,接着看下去:
王祖蓝还房贷每年还要支付大约9.5(7961*12)万,为了考虑机会成本,我们假设,已经还清房贷的邓超,从第16年起,每年也拿出9.5万元,投资同样的理财产品。到了第30年,邓超得到大约334万的投资收益,而王祖蓝此时也还清了房贷,也拥有了366万的投资收益。
你又要说了,那这两个收益相差不就大概30万嘛,30年下来30万收益,不算很多。没错,这个结余的投资收益的差别,的确可以忽略不计。他们两位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就是:从第16年起,邓超是从零开始,而且每年投入的这9.5万,是他的主动收入,他一旦不工作,就没有这个收入了,最后的334万就达不成了;而王祖蓝,是从160万开始,不但不需要每年再投入,反而每年从账户里支取9.5万还房贷,还能最后实现366万。更形象地说,就是邓超还要继续拍摄跑男15年,而王祖蓝却可以跟李亚男去环游世界,生一堆宝宝,自由自在了。
这其中资金增值的道理就是:王祖蓝前15年的储蓄,或者说投资理财,通过复利效应,为他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本利和,随着利滚利,他的收益会呈指数级的增长,不但能够绰绰有余地覆盖因为摊长还款而多支付的利息,还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另外, 从零开始的复利,跟160万元起点的复利,增长速度能是一个数吗?所以,复利应该越早开始越好。
这里必须补充说明三点:
第一、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机会成本,上述这个结论成立的前提,是投资回报率大于借款的利率,也就是例子中的10%大于4.9%;
第二、这个例子中,房贷是每个月付的,计算是用月利率和月复利,而复利表中,是以年利率和年复利来做的。年利率和月利率之间有个转换公式:
用这个公式,把年利率10%代入,算出月利率约等于0.8%。再按照月利率,月复利计息,计算360个月的投资回报。计算的结果,跟按年的算法有一定差异,但这个差异不足以影响上述结论的得出。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自己计算对比对比。
第三.这里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率吗?答案是不需要的,因为王祖蓝的每月还款支出,在他申请贷款的第一天就已经确定,而且未来30年是不会变化的,也就是说,表格的支出列的数据,是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的。
概括来说,上述举例要说明的关键是:对于有债务的人,如果你把扣除生活费后富余的钱都用于还债,你支付的利息的确可能较少,但当你还清债务的时候,你却一无所有。然而,如果你把富余的钱,一部分用来还债,一部分用来储蓄(理财),那你就可以尽快开始运用复利效应让自己的钱增值,就是利滚利,当资金的雪球滚大了,你就有了持续的现金流入,你不但不用再为还债而发愁,还可以放心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怎么样?这就是第二种活法,还是挺有吸引力的吧。如果你同意了,那我们往下说。
那我们珍贵的有限的收入要如何分配呢?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但是,有一部分是必须要分配的,而且是首先分配的,就是储蓄,这里的储蓄不是狭义的现金存银行,可以延伸为理财投资,以此为本金通过各种方法实现财富的增值。原因很简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支付给自己,意思就是,你必须先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你需要把自己的收入先拿一部分,而且是很大的一部分(建议至少是30%-50%),为未来资产的增值做好储备。就像上述邓超王祖蓝的例子,本金越大,复利的效应越明显。
在做好储蓄之后,剩下的部分,该还债的还债,该消费的消费。消费方面,也建议大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计划中的大花销,另一部分是零花。大花销可以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一次长途旅游,一份珍贵的礼物,或者一次高档餐馆的用餐等。大花销是我们的梦想,是调剂紧张生活的必需品,是为生活重新注入源源动力的发动机,因此是应该得到满足的。而零花,相对来说,只是短暂的享乐,是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因此,可以尽可能理性地控制开销。
对于一个没有债务的人,这样的收入分配比例是个不错的选择:50%储蓄,40%梦想,10%零花。如果你的每一笔收入都严格按照这个比例分配,坚持下来,你的生活将很快发生明显的改变。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建立或者加强这样一个思维模式:1. 先支付给自己,通过理财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资金计划;2.债务可以摊长偿还(当投资报酬率高于借款利率。这个是可以实现的,见另外文章论述);3.配置全面的家庭保障;4.储蓄自己的梦想;5.理性零花。在这个理财思维的指引下,再加上好的理财产品和正确的方法,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相信每个人都能很快地走上通往财富自由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