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发型师认识大概两年多了吧?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剪了一次头发,随后就一直找他剪。彼此的关系清爽得很,他是发型师,我是顾客,我提出自己的要求,他给出一些建议,然后一中和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就跟他说我不喜欢被迫消费,如果你觉得真的好看,可以给些建议,但是不要随意推卡推东西,等到我真正需要的时候,什么都可以尝试。他倒是随和,只字不提办卡,更不提各种流行发式染烫。
他剪发很仔细,也很认真,从洗发到剪发再到吹发,前前后后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他用心,真诚。这是我欣赏他的地方。我觉得不管从事任何职业,只要你肯用心,肯真诚,总归不会有太坏的收获。后来我主动提出要充个卡吧,既有优惠也能帮到他完成一些业绩。(听说这是剪发行业的KPI)。他把我拉到一边说,姐,你现在充值不划算,等到有活动的时候我再通知你。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还是怎么的,很容易被这些小细节打动。那天,他既没有因为自己的KPI让我充值,又让收银台给我打了个折。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我人品爆发了,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位理发小师傅的人品不错。
再后来的记忆都是稀松平常的,两个月剪一次头发,我预约到他就直接放心地交给他剪,不用再有过多的沟通。偶尔会聊几句头发的保养,剩下的几乎都是沉默。他剪他的头发,我忙我的事儿。偶尔给倒杯水,递个点心,这是最舒服的关系。
我不喜欢聊八卦,当然也对他的一些事情从来不过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主动地跟我讲一些他的事情,他说他可能有恐婚症,所以他打算去日本进修学习,暂时不考虑婚姻。再后来就是疫情过后,我们半年没有见面,他见了我之后告诉我说,姐,我结婚了。我好像没有太多的惊讶,只是笑着说,很好啊,符合你的作风。他说你是唯一一个不想继续再问下去的顾客。我说,结婚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觉得好就是好,而我能做的就是送上祝福吧?他笑了,那是我第一次见他开怀笑。
过了大概两个月吧,他开始找我买一些海参,燕窝,花胶的补品。我说你是不是要当爹了啊,他说,姐,你实在是聪明。我们的关系好像又加了一层,是互为客户。
上一次剪发好像是八月底,他告诉我他想跟我分享一些事情。那一次的理发时间,他跟我提起了自己的原生家庭:
在他八岁的那年,父母离婚了,他跟哥哥随着妈妈搬到了姥姥家。寄人篱下的滋味应该是不好受吧,舅舅舅妈也各种找茬儿,他想着回去找爸爸,那一年的冬天他骑着自行车回到爸爸家时才发现房子里有了新的女人,而且那天他们包了热气腾腾的饺子,他像一支冰棍一样立在门外的时候,爸爸只是浅浅地说了句,回去吧。
他问我,姐,你懂这种感受么?你满怀热情地去找他,而他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你一句,回去吧,转头就继续吃热气腾腾的饺子.....
那一天,我感受到了他心底的悲伤,他说他以为自己不在意,却发现在醉酒后总会想起这些,像刻在脑子里一般,抹不掉。
我说,那你对你的爸爸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他说,是爱吧,很在意。越长大才越在意。在意到无法控制。那一天聊了很多,加起来比这两年要多N倍....
最近这一次剪发,虽然预约时间上出了些差错儿,但后来还算是顺利,他一个劲地道歉,其实我知道也有我的责任。我说赶紧剪吧,都有马大哈的时候。我看他最近胖了,问他是不是偷吃了爱人的月子餐。他哈哈大笑。借着这由头,他又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他说,姐,如果有可能,我来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这次我有点惊讶了,他真的变了,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