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草、腊叶》原文
灯下看《雁门集》,忽然翻出一片压干的枫叶来。
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枫树也变成红色*了。我曾绕树徘徊,细看叶片的颜色*,当他青葱的时候是从没有这么注意 的。他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带着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 视。我自念:这是病叶呵!便将他摘了下来,夹在刚才买到的《雁门集》里。大概是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
但今夜他却黄蜡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复似去年一般灼灼。假使再过几年,旧时的颜色*在我记忆中消去,怕连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夹在书里面的原因了。 将坠的病叶的斑斓,似乎也只能在极短时中相对,更何况是葱郁的呢。看看窗外,很能耐寒的树木也早经秃尽了;枫树更何消说得。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 的模样相似的病叶罢,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
二:赏析如下
这篇抒情散文以“枫叶”为意象。小小的一片枫叶,犹如矗立在山顶之上的小屋敞开了窗扉,山下景致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唯美的深秋画卷,欣赏着的心倾注于五彩斑斓的秋色里,其中有一片唯一独特的蛀孔的红、黄、绿、斑驳的枫叶才是我的最爱,也是我心底唯一的珍藏。作者以《腊叶》为题,描述了他的自况。较为真实地展示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状态。
作者的身影围绕着一颗小小的枫树,背着双手,认真观察着树上的每一片枫叶。在夏日青葱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关注枫叶的模样,如今已是到了枯叶飘零的深秋,与母体分离的时刻所剩无多,所以要仔仔细细的对每一片叶子看个够。人也是一样的,每当到了迟暮之年,彼此间相濡以沫,互相关爱。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过好彼此的每一个当下,因为,在岁月的洗礼中领悟到了寿命的刹那。
虽然已是到了金色的秋季,枫叶的颜色却各有千秋。作者也有不同的描写,如:“青葱”、“通红”、“浅降”、“绯红”、“浓绿”等等。在无数的枫叶中,“唯有一片独特的枫叶,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目似的向人凝视着。”这句话象征作者在心心相印注视着她。
这篇抒情散文是作者用“爱我者”的口吻在说话。我们从文中的描写中,一位历经风雨老人的眼神里。不,是枫叶中解读到寒来暑往的季节变换。所以“爱我者“便轻轻摘下夹在了书籍的扉页间,作为永恒的记忆。
因为这片与众不同的有病的枫叶,恐怕禁不起深秋无情风霜的摧残,而提前恋恋不舍的伤悲地分手离我而去。因此,为了能够随时记起他,为了保持他自然的模样,在飘零之前忍心摘下,夹在书页里,与自己时刻相伴。
在难于抗拒的自然变化中,有些多么耐寒的树叶已经早于落尽,何况是几片脆弱的枫叶呢!作者深知,在严冬来临之际会有无数色彩斑斓的病叶,在无情的寒风中松动、别离、盘旋着缓缓落下,投入大地的怀抱。
在此提供两句话,能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本文的来龙去脉。
其一:鲁迅先生说:“《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主要写给当时已与他有了感情,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许广平。
其二:许广平说过:“不过事实压迫……真使先生痛愤成疾了。不眠不食之外,长期酗酒。经医生诊断之后,也开不出好的药方,要他先戒酒、戒烟。……当时有一位住在他家里的同乡,和我商量一同去劝他,用了一整夜反复申辩的功夫,总算是转过来了,答应照医生的话,好好地把病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