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超燃的电影!魔音绕梁的印度音乐,酣畅淋漓的过肩摔,戳人泪点的父爱,闪着星光的梦想。。。真正好的电影,它从不会代替观众思考,更像一艘船,带着我们顺流而下,船最终停靠在哪里,由划桨的人决定。作为一个3岁女儿的妈妈,似乎更希望从这部影片中找到孩子成长的那些事儿。
== 爸爸的梦想如何在女儿心里萌芽 ==
从电影前半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爸爸对摔跤世界冠军的渴望。他把希望寄托在妻子给他生下一个儿子,来延续未完成的梦想。可天不遂人愿,妻子连生4胎都是女儿。当他意志消沉准备埋葬梦想的时候,意外发现女儿们摔跤的天赋,那一幕爸爸眼里闪过从未有过的光芒(想必看过电影的你们都感受到了)。
但在这个极度保守封建传统的印度小村庄,训练女儿们从事充满着雄性荷尔蒙味道的摔跤运动,所需要承担的舆论压力爸爸不是不知道;生活从不会为梦想买单这个现实的生存法则,爸爸也不是不知道;所以,他跟妻子约定,给他一年时间,如果这一年他失败了,他会彻底放弃这个梦想。
这一年,珀尕爸爸做了两件事完成了他和女儿们梦想的链接,发现女儿们的天赋,并激发女儿们对天赋的热忱。从这两点来讲,直男癌、极端男权主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都不可以诋毁珀尕作为父亲角色的成功。
一开始,女儿们并不喜欢摔跤,也对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天赋懵懂无知。她们和周遭的环境一样,对摔跤是有偏见的,而且想出各种办法与逼迫她们练功的强势爸爸对抗。
调了爸爸的闹铃,对摔跤场地的灯泡做了手脚,假装训练,怪头发太长,最后爸爸一律驳回,不顾吉塔的苦苦哀求当众剪掉了姐妹们的长发。这一剪,放在现实的语境里,日后女儿任做出什么叛逆举动都不足为奇。
但事实证明,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强大,她们的心也不是脆弱得不堪一击。反而是我们作为父母时,要小心收起随时易碎的玻璃心,免得伤人伤己。
还记得她们姐妹开心去参加朋友的结婚派对,被父亲的一耳光打得扫兴而归吗?当她们抱怨专制的父亲毫无人性,泪如雨下,却被朋友告知“真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爸爸,能为你们着想,就是为了让你们能有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
而电影的完整版里,有这么一段话,吉塔的妈妈难过地问,女儿学了摔跤,以后怎么嫁的出去?珀尕回答,我把她们培养得更好,将来她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伴侣。
朋友的话听得姐妹俩目瞪口呆,她们被旁观者一语道破,终于正视了自己命运的处境。是顺从环境像大多数女孩一样过一生还是顶住压力变强大做自己,她们毫不犹豫地用行动选择了后者。
从那以后,吉塔和巴别塔不再需要爸爸强逼,也不再耍各种小动作偷懒,而是自发决定刻苦练习。吉塔第一次被男生打败后,强烈期待下一次的上场,这个时刻,不可置否吉塔已经爱上了摔跤这个运动。爸爸的梦想,已不再属于他一个人,他们在精神上有了第一次融合交汇。
从教育的层面讲,真正厉害的家长,不是如何全方位的驾驭孩子,而是从灵魂深处激发他们的自由意志并与现实链接匹配。虽然,我们跟印度的文化社会背景有所不同,甚至相距甚远,但源于父母本能的爱并没有改变多少。
== 贫穷的不是物质,而是四处设限的心 ==
从电影本身来看,激发出女儿们对摔跤的热忱好像是个巧合事件。难道爸爸料到了这一耳光能换来她们的彻底转变吗?当然不是。是爸爸一直在耐心的对她们言传身教。物质条件如此匮乏的生活,爸爸也从不受限,贫穷之于他显得如此势单力薄。
他对孩子们说,要对大地母亲敬畏,记住,你们越是敬畏,得到的尊敬越多。女儿们牢记了他的话,当她们在获得每场比赛胜利时,都发自内心的亲吻了土地。
生活艰难,孩子们没有摔跤场地,他自己一人砍掉庄稼收拾了一片空地当训练场。
女儿们缺乏营养,体重过轻,他放下面子跟卖鸡的人讨价还价,并说服对方便宜卖给他;买回鸡又受到妻子传统礼教的约束,不得不自己搭小灶在厨房外煮食鸡肉给女儿们吃。
当他作为教练时,无处不在的专业和专注散发着强有力的气场,女儿们眼底流露出的崇拜和尊重。
当孩子们遇到疼痛遭遇嘲笑不愿坚持的时候,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从不说教,而是风雨不改的陪伴她们坚持再坚持。
珀尕爸爸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女儿们。就算没有那场婚礼和那记耳光,吉塔和巴别塔也会从这里或那里获得力量来认清自己和生活,遵循内心做出选择。何况,爸爸还舍不得给姐妹耳光,而是把怒气撒到了她们堂兄身上。在印度那样重男轻女的国度,我们不难发现爸爸对女儿们的心疼和爱是真的。
== 爱之圣手:当你回头,我总在你左右 ==
大女儿吉塔和珀尕爸爸第一次的正面冲突,是在她赢得国家女子摔跤比赛冠军后。她对妹妹巴别塔说,得有人告诉爸爸,他的摔跤技术落后了。这次较量是长大后的吉塔在与旧时的自己告别,向教练爸爸发起了挑战。这几乎是每个成年后的家庭都会面对的课题,孩子们不断的告别,父母们不断的被挑战。
但是,珀尕爸爸的强大信念并没有被撼动,也丝毫不关注自己的摔跤权威,而是默默地目送女儿远去的背影,让人心疼。他心焦在乎的是,女儿在喧嚣热闹的生活里迷失自己。
他说,“要时刻记得,你是如何走到今天的。金牌不会长在树上,你得努力得有激情得下功夫。”可以想象,这一幕换在现实的语境里,谁都会按捺不住咆哮一句“白眼狼儿”。可是,在训练场上威严的珀尕爸爸并没有因为女儿长了本事挑战自己,狭隘的以长者自居暴跳如雷。这不仅是爱,更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当艰难的生活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回荡,你天生就不是参加国际赛的料;别想着拿金牌,保住银牌就不错了。我们是否难以抗拒更安全活法的跟从?吉塔的职业生涯在这些声音里失去了方向,屡屡挫败。
她以为挑战了爸爸的权威就意味着孤立无援,其实她不知道爸爸从未离开过,也从未想过放弃她。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和爸爸深沉的爱,拿着电话哭得痛彻心扉。所以,有了吉塔的第二次告别。她拿起剪刀减掉长发与迷失的自己告别。
我想电影并无意证明珀尕爸爸的摔跤技巧举世无双,而是反复传递着爸爸对女儿爱的执念和懂得:你是最棒的,你完全可以赢得金牌。所有的失败不过是暂时的,不用怕,爸爸就在你身边,与你并肩作战。
吉塔的第三次告别是在毫无预兆的意外之下发生的。在赛场生死瞬间,爸爸被反锁在屋里远离赛场,所有策略都灰飞烟灭之时,吉塔凭着爸爸的精神引领,燃亮灵魂满载能量,赢得了梦想和荣光。
那一刻,吉塔爆发的能量不仅仅是战胜了前世界冠军,她还战胜了不独立,依赖爸爸的自己。得由爸爸伟岸如高山的爱滋养,她终长出了自己的翅膀,尽情翱翔。
电影定格在金牌、鲜花、掌声、泪光,而人生远远没有散场。这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我会作为父母成长路上的习修手册陪伴身旁。那些缓慢而悠长的爱,不计代价得失,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显得尤为深长。
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这些赤裸的真实意味着什么;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真正的成长有多么琐碎、漫长;也只有做了父母才知道,爱有时也会软弱闪烁,迷失方向。
我们大多都是平凡的家庭,普通的父母,没有珀尕爸爸的身怀绝技,也没有那个为国争光的撼世梦想,我们要习得的是那份不言败不退缩的爱,让让孩子和自己在平凡中也活得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