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李从厚逃出洛阳,一路奔向魏州。行至卫州,偶遇奉命赴洛阳的石敬瑭。
李从厚不禁喜出望外,对石敬瑭说:“我正欲命人赴姐丈处通风报信,如今叛臣李从珂已谋逆篡位,望姐丈率你部兵马助我夺回洛阳,不想竟在此地与你相遇,真乃天助我也!”
石敬瑭却面无表情,观闵帝只有数十骑人马,早已失去昔日威势,心想自古成王败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此打定主意,不会施以援手,于是推托说:“当前陛下尚在出逃途中,没有王侯将相、侍卫禁军随侍左右,又未随身携带传国玉玺,纵然我愿尽发河东之兵,也难以号召天下,更不足与李从珂抗衡。”
他言罢,李从厚的亲信随从奔洪进指责道:“石大人乃是皇亲国戚,先帝及闵帝待你不薄,没想到你居然也是不忠不义之辈,关键时刻见死不救,哼!”
石敬瑭表面不动声色,将李从厚一干人等安置在驿馆,暗中命亲信刘知远带兵进入驿馆,杀死其全部随从亲信,将李从厚软禁起来。
安排好一切,石敬瑭继续赶赴洛阳,并向李从珂邀功。李从珂当即立断,立刻派亲信王峦携鸩酒前往卫州,将毒酒献给李从厚。
李从厚望着面前的一壶鸩酒,眼含热泪,心中百感交集,迟迟不愿饮下,王峦见状,命士卒上前强行灌酒。须臾,李从厚口鼻流血而死,年仅二十一岁。
登上帝位的李从珂,发现国库已然空竭,顿时大吃一惊,曾经许诺赏赐归降将士三百缗钱,如今竟无法兑现了?他甚至把主意打到了宫人的金银细软之上,敛巴来敛巴去,还是相差甚远,最终只得每人赏赐二十缗钱。
将士们无比失望,掂量着手中的这点儿赏钱,悔意顿生,相互传诵道:“咱们这是除去了一尊大菩萨,扶立了一块硬硬的生铁!”前者指李从厚,他小字菩萨奴,宽仁软弱如菩萨,后者指李从珂,他严苛刚强如生铁。
自此,李从珂在军中将士心目中威信大减。
而李从珂对妹夫石敬瑭猜疑、忌惮越来越甚。石敬瑭佯装久患重病,请求解除兵权、调往别镇。李从珂趁此机会,命其移镇郓州。后来,又改任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
石敬瑭表面隐忍不发,暗中却在准备起兵之事。
一日,亲信刘知远劝谏说:“皇上对将军百般猜忌,其意在削藩,将军不可不早做打算,起兵大事宜早不宜迟啊!”
谋士桑维翰也进谏说:“眼下我们兵力仍无法与后唐兵马相提并论,但将军不必忧虑,可与契丹外族联合,不愁打不败李从珂。”
二人所言正中石敬瑭下怀,他即刻召集众将,义愤填膺地说:“皇上三番两次调我换镇,明显打压、削弱我的实力。我本不欲反,而朝廷反复催逼,我岂能束手待毙?为今之计,只得造反以自何,诸君以为如何?”众人皆愿随他反叛。
于是石敬瑭派桑维翰出使契丹,开出割地纳岁的条件,请求借助兵力共同攻打后唐。
其后,石敬瑭向朝廷上表说:“帝为养子,不应为嗣,请将帝位传给许王李从益。”公开指责李从珂即位非法,逼他主动退位。
李从珂阅罢奏章,火冒三丈,将奏表撕得粉碎,当着满朝文武宣告:“石敬瑭已经反叛朝廷,现削其官爵,命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招讨使,前往太原平乱!”
张敬达率精兵三万,发动猛烈攻势围打太原,石敬瑭带领众将士亲冒矢石,奋力抵抗后唐的进攻,而城里粮草供应不济,兵卒渐渐不支,石敬瑭坐立不安,急盼契丹救兵。
不久,契丹援军到来,助力石敬瑭杀退了后唐大军,唐军大败,投降者千余人。
眼见胜利在望,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强势入局,也想借契丹之手成就自己的帝王之梦。石敬瑭唯恐契丹有变,开出了更高更诱人的条件,以父礼敬奉契丹国主,并割让燕云十六州,另加岁贡帛。
求援姿态太低,刘知远并不赞同,他建议说:“称臣就可以了,以父礼侍之就太过分了。只要多送些金帛,契丹兵自然会来,许诺割地必会贻患将来!” 石敬瑭并未接纳他的建议,再遣桑维翰出使契丹。契丹最终同意再发兵支援。
耶律德光亲率五万骑兵,在他的援助下,石敬瑭一路降服赵德钧,大败李从珂,联军逼进洛阳城。
石敬瑭的军队近在咫尺,李从珂见大势已去,聚集李氏族人、太后、刘皇后以及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对他们说:“大唐国运已经衰竭,石敬瑭和契丹军马上就要攻入城中了,我誓死不当亡国奴,今日我要在此处了结此生,你们如果还是大唐子孙,就随我一同自焚吧!”众人闻言,皆泣不成声。
王姝镇静地对曹太后说:“事情虽然紧急,但并非无可救药,况石敬瑭乃是姐姐的爱婿,定不会对你我赶尽杀绝,姐姐何不暂且躲避?”
此时的曹太后,却抱定了与末帝一同焚身的信念,她一脸从容地说:“没想到李氏一门竟然到了这步田地,我一个孤老婆子,不忍心独自存活,妹妹还有年幼的益儿需要抚养,你自己保重吧!”
于是,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玉玺,带着太后、皇后以及李氏宗族众人,在玄武楼自焚而死。他在位仅三年,便以这种方式在帝王的舞台上谢幕了。与他一同神秘消失的还有世代相传的传国玉玺。
王姝独自带着李从益躲藏到宫中隐蔽的地方,在叛军和契丹军闯入宫中时,保全了李嗣源仅存的儿子。看着完好无损的李从益的小脸,王姝欣慰又心酸,总算不负先帝所托,留下了李家唯一的血脉。
至此,后唐灭亡,后晋建立。
石敬瑭按照约定割让幽云十六州之地,并奉比自己小十一岁的耶律德光为父,成为贻笑大方的“儿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