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集评注本》,正文134~146。内容:《新中国与新教育》、《读书与用书》。
“用书如用刀,不快就要磨。呆磨不切菜,不能见婆婆。”这首小儿歌简单明了但道理深刻。不过能做到的很少,因为很多人都知道读书的好处,却不清楚怎样读书才是对的。要读书,我们先要知道书是什么。陶老说:“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这个是我见过的,使我最认同的书的定义。
但是,“只知道吃饭,不成为饭桶了吗?只知道读书,别的事一点也不做,不成了一个和书架了吗?我们不能否认中国是吃书的人多,用书的人少。”所以读书不能“死读书”,要把书读活,就是要把从书中读到的东西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去。使其变成自己的生活经验,那书就读活了。
现在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全民读书的正能量环境中,我身边的很多老师都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读书。如建立班级读书群,让孩子发视频读书;如每天布置读书认为,第二天检查;再如,发动家长签读书字,未读者家长拒签等等。这些方法确实引起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有效促进他们的读书进度,增加了读书量。然而,他们读书的“质”如何保障呢?我认为,如果无法保障孩子读书的“质”,而一味地要求他们读书,读书,再读书,还不如把他们撒到田野里打闹呢。
我们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课外阅读,从而养成习惯?如何监测到他们的课文阅读水平,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如何培训家长,带起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这些问题在我心里萦绕了很久了,也曾经在清华的课堂上拿来讨论,但我感觉讨论的结果并不能解决我心中的疑惑。不过仔细想想,我却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讨论本身就是读书!
例如,高年级孩子可首先让其小组之内选一本共读的书。课下自由读,写出一个或几个自己认为需要和和大家讨论的地方,每周一节总结问题,讨论分享。那么读书就成了找问题、找论点、论据,而讨论分享就成了拿论据来论证论点的过程。既让学生将书读活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使读书进度、质量“可视化”,是个一箭三雕的办法。 而中低年级呢,则采用“家长督促”加“活动展示”的办法,我建议中低年级的课外阅读尽量以陪伴代替督促,以谈话代替提问。
张老师也说:“不能死在书本里,读书如此教学亦是如此。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更好的运用。”这所谓的“死在书本里”便是一味追求读书,却不得方法的盲目读书,一味追求量却忽略了读书的“质”滥读书,不愿意读死书却又不得不盯着书浪费时间的敷衍读书吧。
突然觉得,这是一个不小的研究课题,最近可以在这方面多一点关注,说不定还真能和老师们琢磨出个道道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