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生下来就要活着,刚出生的婴儿哪懂什么理想,更没有世俗的欲望,也没有所谓的情感束缚,有的只是求生的本能,就像一款游戏的基础设定,不能自杀,反观,自杀的人不都是经历了一些黑暗才不得已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
意义,宏观上来讲这个词的对象是世界,国家,社会,这种意义值得被载入史册,但又有多少人终其一生浑浑噩噩,不明白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饿着肚子的时候脑子里只想找吃的,口腹之欲得到满足之后,发现精神世界一片贫瘠,灵魂无处安放,便开始思考人生。有信仰的人是不会有这种问题的,他们给自己的思想找到了一个家,但是大多数人却仍在流浪。
人有两种通病,想太多和想太少。记得小时候放假在家极其无聊,口头禅就变成了好没意思啊,这个时候我爸妈听到了就会突然变得很生气,然后骂我一顿,我就很奇怪难道他们不会觉得无聊吗,事实证明真的不会,他们太忙了,忙着挣钱,照顾老人和孩子,难得闲下来哪有什么时间思考什么意义啊,对他们来说活着就是意义。那我为什么会觉得无聊啊,就是闲的,小小年纪想得太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知道该往哪边弯腰,事实就是全凭风往哪吹。
有思考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过犹不及。
都说最可怕的不是无知,而是无知而不自知,看了两本书就觉得自己是个文艺青年,去过几个地方就觉得自己可以勇闯天涯,活了二三十年就觉得自己历经世间百态看淡生死,真是可笑。有的人仿佛骨子里透着悲伤,让人不想靠近,结果就更悲伤了,感慨命运的不公,如果时间都用来自怨自艾,那才是真的毫无意义。
一类人精神生活单调,物质匮乏,总是迷茫着,便觉得生活不过如此,没什么可热爱的;另一类人,热爱生活却被现实捆绑,有理想有抱负却无处施展过着日复一日又一日的生活,长此以往抑郁不得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却一直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成功都是别人的,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所做的事又不被世俗认可,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
学习的时候总会想,学这些以后又用不到,那学习又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要做,于是老师和家长就会说各种学习的好处,给学生找出继续学习的理由。越长大做事的目的性越强,总是在想这么做会有什么好处,如果没有那就算了吧没有意义,最后总会想到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一无意义,二无价值。想来想去竟然是这样的结论,还不如不想,不想的话就不会发现残酷的真相,简简单单的思想更容易快乐。
有所热爱的人是不会觉得生活是无聊的,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究竟热爱什么,这样的人是可怜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生活没有抛弃你,而是你放弃了生活。小孩子身上最可贵的便是好奇心,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长大了反而淡漠了,觉得生活不过如此。既然改变不了生活,就改变自己吧,毕竟自己是这么容易被改变。
其实,自己的人生有没有意义怎么能问别人呢,把界定自己存在是否有意义的权利交给别人,那不就是所做的每件事都需要得到旁人的赞同,所说的每句话都要得到理解,这样的要求未免也太苛刻了,多给自己一些自由,只有实现了精神上的独立才会发现原来想要的生活并不难,有意义的存在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