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9月8日上午第4节
授课人:马卫民老师
内容: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 观课笔记
环节一: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单元内容,建构单元总体印象。
环节二:通过活动、视频、实验等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记忆声音传播的条件、形式、速度和应用。
师(下略)1:让学生用出声读和默读比较读课文时喉头的反应。
学生摸着自己的喉咙,读书,得出结论:发出声音,声带振动;不发出声音,声带不动。
2如何让音叉的声音消失?
在老师旁边的学生争着起立握住抖动的音叉,让声音停止。
3.敲击音叉并放入水杯中让学生观察。
学生全神贯注,后面学生甚至起立,大家纷纷惊呼:有水花,有水波,师生总结:不振动的不会发出声音
4.军训时候我们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声音是通过什么振动发声的?
很多学生愣在那里,一会有几个同学经过沉思,回答听到风吼空气振动传播,马叫是马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黄河的声音是水的振动产生。
5.播放一则视频《玻璃罩中传声》
动画吸引学生兴趣,学生聚精会神,看完总结,老师补充,得出结论:(1)固态、液态、气态都可以传播;(2)抽完空气也就没有声音,但实际上很难实现真空;(3)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6.为啥钓鱼不让你说话,不让人在周边乱跑乱打闹?
一些学生发愣,有此方面生活经验的学生抢答:声音会通过水传播吓跑鱼虾。
7.耳朵贴在桌面和不贴在桌面上试试,手摩擦的声音能否听到?
学生第一次不贴桌面摩擦听不到声音;第二次全班静下来贴着桌面认真听能听到声音。学生得出结论:空气和固态都能传播声音,但是固体传声更好。
8.为什么录音出来的声音比较难听?
学生纷纷发言,说录音机的声音不像我。经过讨论得出结论:不同介质声音传播速读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是固态大于气态,气态大于液态。
9.阅读文本总结规律(略)
环节三:学生小结本课知识,教师进行点拨,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二、研课述评
(一)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
研究表明:越是真实的任务,学生的兴趣越大。这节课中老师提的每个问题要么是和学生自身紧密相连的,要么是生活中可能真实存在的,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且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构成有秩序的问题链对学生进行细问和追问,打通学生前拥知识和生活现实,带领学生探究中揭示和发现问题的本质,所以尽管这个班级学生程度不是特别好,但是学生上课参与率特别高,兴致很高,他们在动手动脑中思考。
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我们要教的是专家的思维而不是专家的结论,就要创设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转化,进而达成理解。
(二)知识系统化 思维可视化
2001年提出的 “自主合作探究”尽管倡导多年,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课堂上“一言堂”和虚假探究现象还是大行其道。课堂上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现象还是占多数,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漠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训练。
2022年新课标颁布,把思维方面的要求融在课标的核心素养里,里,把“我想要你了解的”转化成“你想要了解的”,通过学科实践来育人。
大概念教学强调要带领学生建构概念地图,在单元备课时候要有放大镜思维,通过界定基本概念和核心概念,聚焦要达成的大概念,用本质问题驱动教学,但是不要忽视知识体系的建构,这节课第一次小结让学生总结规律,第二次让学生总结并画出思维导图,都是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意且明晰的建构,使知识成体系,改变知识碎片化、浅表化的现象。
思维能力培养主要是一种关于“怎样做”的能力培养,这种“怎样做”的能力训练过程中需要的是协同思维,即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
这节课中第二个环节1-9步骤中,老师都是在具体情境问题中引导学生去比较、假设、推断、总结,举例、说明,在第10个环节,老师让学生梳理总结,这就是协同思维的归纳,这么多具体的小问题小步骤,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层层铺垫帮助学生达成理解。
只有归纳才有对普遍性规律的总结,下一步的演绎才有了可能性。
杜威在《我们是如何思考的》中说:教育的任务不是验证人们表达的所有观点,也不是传授所有合理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牢固可靠的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从纯粹的断言、猜测和见解中识别哪些经过了检验;使学生具有一种活泼、真诚和豁达的态度,倾向于接受合理结论,在工作中习惯运用合适的调查和推理方法解决各种问题。
我们的教学千万别忽视对思维的训练,要带领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并在这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体系化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