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八千里
人为什么会有痛苦?因人和人之间一直在互相为难。那些喜欢刁难别人的人,往往是因为被社会刁难太多,所以想补充回来。举个例子:很多业主对保安态度不好,下班时间进小区那个不耐烦,按喇叭的人不计其数,回头给保安一顿骚操作,不给他们一点尊严,于是乎保安转身就会对送外卖的态度不好,甚至故意为难他们,上面规定啊,疫情特殊时期啊,就不让你进.....。
鲁迅曰: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当一个弱者被欺压,往往会把怒气撒向更弱者。职场这些现象遍地开花,咱们国人攀亲戚走关系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存在感和因这些形成的利益团体里发生上述情况那是再正常不过了。某人忽然挨了一顿骂,回到办公室就会把手下臭骂一顿,这就是咱们周围习以为常的存在表现了,然而所谓领导都是这样做的。
这样的环境里自省这个武器对“当局者迷”们是最好锻炼心量和心智的防伪标识。看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按着人家制定规矩来沉浸在处理事情环境里,限制你行动的笼罩下把自己心灵也一起塞进去,这样很是对不起自己和对生命体验的不敬,心灵是你最后一个翱翔天空的纯洁的地方,要保护眼睛一样爱护好。
人类是一群懂得选择的动物,而趋利避害更是被演绎到淋漓尽致,这是人性,是你我都不能避免也不能违背的事实,借用郭德纲先生的一句话,“人不能和人性作斗争!”当我们幼年的时候,便会选择是躺着睡还是被抱着睡,是拒绝喝奶粉还是拒绝喝母乳,是偏爱听妈妈的歌声还是和你爱爸爸的小调……
长大之后,我们选择的种类变得更多,爱吃什么食物,爱看什么电视,爱和什么人玩耍,爱看什么书,爱上或者不爱上哪一门课……。成人之后,我们的选择加入了更多的比较,比较之中,我们会权衡利弊,人性的本质会本能让我们选择一个更利于自己的选项。
哪一个行业更有前景,哪一个职业更有发展,是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找一个挣钱多的工作?是找一个女孩喜欢自己的女孩,还是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孩?世上的事总不能两全其美,那么我们不得不在现有的可能性中选择一个,也许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有当时你人性深处的理由。
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父母最大的谈资便是儿女在XX上班,那可是镶着金边儿的铁饭碗。言语间自带光辉,仿佛我们真成了人中龙凤一般。你别说,那时候的我们还真有股子人中龙凤的气势。满腔的热血走哪都想洒点,对什么事儿都跃跃欲试。同学聚会,大家一个赛一个地夸耀自己的工作有多核心关键。就算只是泱泱体制内的一颗螺丝钉,那也是格外重要的一颗。
一波一波体制年轻人在同一轨道里整齐划一走过同样的经历,有些悟到些什么悄悄开始规划自己的余生,有些在这个道路上一往无前奔向退休时代。我们上辈把祖国建设贡献者来掩盖他们所得到或者享受到的便利,反腐高压态势下的处理人数就能明白这些。事情都有正反面,所谓没受苦过了半辈子了,向往外逃离过一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这时你会变为自己所种下的枷锁里无法动弹。
大部分人生活轨迹、体制内生态是精神和物质相互交错,相互叛逆中度过。如果一个人能够这样清楚自己以后会是什么样子,而且是一成不变的样子,那么今后的人生也会进入无趣无味行列,无限的未知和可能在一滩死水中静默。
在现代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下,很多人眼里的体制内生活大概都是这个样子的:收入少,效率低,思想固化,没有太多发展前途的工作。不管是我所在的这种十八线城市是这种现状,甚至连一线城市也存在很多这样的问题吧。
体制内的生活也有它的各种好处。生活和事事总不是都完美。你有多大的本事就能干成多大的事,你想要享受多大的蛋糕你就要为此付出多少。这都跟你的目标,意愿,能力挂钩的。
而从古至今也有很多享有盛誉的人,是以在体制内的工作为他们的物质基础,利用各种资源和业余时间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例如钱钟书和杨绛夫妇,就是一直在校园里教书育人,课下再钻研他们的学术,写剧本小说的,在一篇文章里也说道:“做六个钟头抹桌子工作也不会感觉烦闷,因为你知道抹了六个钟的桌子之后,你可以回家做你的化学研究,或画完你的大幅山水,或写你的小说戏曲,或继续你的历史考据,或做你的社会改革事业。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
庄子说,与人为善,与物为春。同事同事,就是因为每天见面和共事才叫同事。处处与人方便,与人友善,也是给自己方便和节约生命。把那些和别人怄气,和别人生气各种斗的精气神用在自己身上,那么人会快乐多了吧。人生有时候只是进一步,退一步的差别,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退一步算是一种站得更高的大格局。
体制内的生活,确实很容易让人滋生懒散而懈怠的生活习气。可是我觉得你要把自己当做一种可以再任何容器里生存的液体,在各种环境里都能勿忘初心,找准自己的目标并且走好你的每一步。
所谓体制内的工作和生活,就像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描述的,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我觉得那个“围城”可以圈住任何的人,你可以说你是在体制内被困于围城,你也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运作和成长。而那些所属行业是表面上的脱离体制生活,但是因为他们生活工作也只是被拖曳着往前走,像每天早晚被挤上和挤下地铁混沌过完一天又一天的打工者,我可以把他们认为,他们依然是被困于”围城“之内吗?
岁月静好不是一直静着才是好,而是在你感受乘风破浪和艰难险阻,得到你想要的生活状态之后的风平浪静,才是你的静好。那时的你也许还会笑着对自己说,归来依旧是少年。
加油陌生人,能所能伸,化干戈为玉帛,一切条件化为自己有利,需要你的心智和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