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心得:场景思维在清华原创音频录制项目中的关键作用

参与清华原创音频录制项目的这段时间,我切实领悟到,从场景角度深度剖析目标群体,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做项目时切忌主观臆断,不能被“我以为”的思维禁锢,而要像演员沉浸式塑造角色一般,将自己融入潜在参与者的角色中。就筹备此次音频录制活动而言,不能仅凭自身的想法开展工作,一定要怀着同理心去感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心理,运用严谨的逻辑去推断他们参与项目的意愿。

在价值选择层面,清晰明确项目的核心价值与独特之处,是吸引目标群体的关键。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家长愿意让6 - 12岁的孩子参与这个项目?是项目中榜样引领的作用,能让孩子在清华大学学者原创作品的熏陶下成长;还是专业指导足够吸引人,北京电影制片厂配音指导、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亲自授课,能让孩子获得专业的录音与朗诵技巧?又或是独家资源与顶级体验的吸引力,探访清华、参观中央电视塔等安排,能为孩子带来难忘的经历?只有精准契合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展现出区别于其他少儿艺术活动的独特价值,才能在众多类似活动中崭露头角。若项目缺乏差异化核心价值,就极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难以吸引到目标人群的关注。

在参与路径层面,了解目标群体参与项目的场景和行为习惯,是优化项目体验的重要突破口。例如,家长一般在晚上闲暇时为孩子筛选各类活动,那我们的宣传推广信息就应在这个时段精准触达;家长们更习惯在教育类、社交媒体板块获取相关信息,我们就要着重在这些平台加大推广力度。掌握这些细节,顺应并巧妙引导家长和孩子的习惯,而非强行要求他们适应项目,才能有效提升参与热情。

虽然站在场景角度思考可能会发现一些策划方案存在不切实际的地方,但这远远好过盲目推进项目,最后却无人问津。所以,场景思维是清华原创音频录制项目成功的基石,助力我们打造出真正符合家长和孩子需求的优质青少儿语言艺术活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