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之约
秦平、汪向顶和我是高中到大学的同班同学,而且大学时还住同一个寝室。特别是上大学几年,我们三人上下一路,吃喝一起,成天形影不离,那关系就一个字:铁。大学毕业奔向各自岗位之前,我们约定:不管以后家在何方,身在何处,每隔十五年,至少我们三人必须聚一次。因为我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山,故我们把它称为“平顶山之约”。
第一次是秦平主动打电话约我和汪向顶到资城。我和妻儿刚出资城火车站,就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举着一个“欢迎建成罗山一家”的牌子。走近一问,方知小伙儿是秦平专门派来接我们去宾馆的。我们到宾馆时,汪向顶一家三口已经在宾馆住下了。
晚餐安排在资城一家较为高档的餐厅,包间名字也叫平顶山。秦平上座,我坐他右边,汪向顶坐他左边,接下来依次是汪向顶妻儿,秦平妻女,我妻儿。
“今天是我们平顶山之约的第一次大聚会。你们能如约而至,我很高兴。你们知道吗?为了这次约会,我昨天叫办公室主任专门来给老板打招呼,叫他把泰山的包间改为平顶山,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今天的聚会增加气氛。来,让我们把第一杯干了!”
“来吧,山子,秦大局长都发话了,我们就遵命吧。”秦平话音刚落,汪向顶就端起酒杯说道。
“什么秦大局长,我就是个跑腿的而已,哪像你,这几年暴发成龙城有名的企业家了,看我们哪天不去龙城好好宰宰你才怪。来,废话少说,我们把第二杯干了。”
“干!欢迎欢迎。不过,秦大局长,我还准备抽时间和你商量呢。你看我能不能来你的地盘讨口饭吃?”
“这事儿下来再说。我们招商局就是负责招商引资的嘛。”
“吃东西哟,酒桌上不谈官商勾结的事。”我笑着说了这句话之后,依次敬了秦平和汪向顶两家人。
晚餐后,秦平叫他妻子带我和向顶的妻儿去玩儿,然后问我们:“是洗脚,唱歌,还是打麻将?”我说:“肚子里装了七八两茅台,就喝茶吧,醒醒酒,顺便也好摆摆龙门阵。”汪向顶却说:“喝啥茶,摆啥龙门阵,就打麻将!”熬不过汪向顶,最后秦平只好打电话约了两人陪他打麻将去了。
回宾馆时,妻儿已经先回去了。
“山子,我和儿子准备明天先回去。”我刚走进房间,妻子就对我说。
“今天刚到,明天就走,不好吧。再说,你请了年休,今天才一天呢。”
“儿子,你到宾馆边上去买两根冰淇淋上来,妈妈想吃。记住,买了马上回来。”妻子摸出十元钱递给儿子。
“你不知道,她们一个官太太,一个钱太太,我无法与她们谈到一起,也无法与她们玩到一起。”看到儿子出去了,妻子对我说。
......
第二天上午,妻子以单位临时有急事找她为由,带着儿子离开了资城。第三天下午,我也找借口离开了。因为汪向顶有要事与秦平谈,所以他们一家人留在了资城。
第一次约会之后,我们三人的联系比以前更少了。大概是离第一次聚会近八年吧,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汪向顶主动打电话——
“山子,你猜我现在在哪里?”
“在家呗,还能在哪里。”
“告诉你,我们家昨天搬到资城来了。一会儿,还准备请老秦一家吃个饭呢。喂,山子,你知道吗?这几年我和老秦合作得很愉快,企业在资城发展也相当不错。前不久,老秦升为资城副书记后,劝我把家也搬到资城来,这不,我就搬过来了。哈......哈......哈......”
“恭喜你!也代我祝贺秦平!”
“恭喜啥。今天给你打电话,就是想让你也高兴高兴。还有山子,我说都这么多年了,为啥你那脑袋还是不开窍呢?”
......
今年七月份,我从新闻里知道秦平出事了,接下来打他的手机打不通,打汪向顶的手机也打不通。
接下来我问自己,明年我们的第二次平顶山之约该如何“约”呢?
朋友们,你们好!假如你们觉得我的文笔还不错,故事还动人,请动动你们的手指头,帮我点点关注,点点赞,多多评论。我打算创作一系列的故事,并把这十多年来写的故事,通过简书以每日一篇的形式奉献给大家,但愿大家会喜欢。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