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颇看了几部中文电影,算是恶补。昨晚看完《芳华》,之前一直没看有多种原因,最主要还是曾经看过一篇介绍,说这电影的主旨说的是做一个好人,说善良不是付出,而是一个人最好的报偿。大意如此。如此,便不想看了。也许这时代盛产心灵鸡汤,以至于不喝看着也饱了。昨晚机缘巧合,认认真真看一遍,竟是丝毫没想起那篇心灵鸡汤。心灵鸡汤害人有多种,有一种是让人与真正的美好失之交臂。
每个人看书、看电影、看世界都有自己的角度,我的角度,《芳华》无关善良,说的是岁月。岁月是我们必经的,无论是善良的刘峰,充满优越感的郝淑雯,有些势利的林丁丁,一直在仰望好生活而不可得的何小萍,还有集旁观者和亲历者为一身的萧穗子,甚至电影中面目模糊、没有个性可以让观众记住的各个人物,都在那道岁月的流中经过。无一可以跳脱,无一可以独立于背景之外。让这部电影好看的,不是人物,人物其实单一而模糊,塑造得并不算好。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部分,竟是完全看不到。旁白是一把双刃剑,语言有时比画面、比表演更有张力,但是用得不好,就让人物成了多敷的粉,怎么看怎么苍白,且不得附着,没有根基。但是,不知道是否人物不突出的原因,反而那道岁月之流更显清晰起来。说的是青春,说的是芳华,但是,你也完全可以去回味芳华以外那漫长无边的岁月。岁月的洪流因为其长,其久,就冲刷掉很多完全不相干的东西,最后,吹尽黄沙始见金。不知道这是否是电影《芳华》本意的一部分,也许只是这部电影的副产品。好的作品,本来就是大家各看各的。前些天想重读一遍加缪的《异乡人》,只看了开头,还是被春节直接席卷而去估计如果看完了,会越发觉得自己看自己的《芳华》,是最对的选择。
假期见到几位长辈,说起很多小时候的事。忽然发现,原来我们曾经亲历的童年、青少年,竟有很多与自己息息相关但是却浑然不知的事。比如我们认为和某些人的渊源,是始于我们记忆所及的最初时候,但实际上,却是始于我们更久远的时候,甚至出生以前。如果把这些点和片段串联起来,人生的脉络竟是跃然纸上,十分清晰。似乎小时候疑惑、向往或者憧憬的一切,似乎成年后经历的一切,都找到了出口和源头。禁不住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其实,《芳华》也可以深到这个程度。惜乎没有。也许是影片中有价值观和评判的缘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只要掉进论断的泥潭,就会损害其客观性,也就损害了其中应有的智慧。这就像做菜,明明是慢慢可以收汤汁的时候,味道也进去了,色泽也好看了,就在这时候,偏偏倒进一瓢水,也寡淡了,前面的努力也大部分付之东流了。人物的好看不是辨识性,贴个标签最容易辨识。我们看过一个人物,不知道他是好人坏人,这样才好看,才真实。所谓好人身上的“坏”和坏人身上的“好”,才是最精彩好看的部分。可是,《芳华》给我们看的,就是好人身上的“好”和坏人身上的“坏”,也许这是产生心灵鸡汤的原因。
最好的经历,就是岁月本身。曾经想过波士顿的生活和国内生活的不同。这种命题很傻,因为可说的很多,却很难说出一句有价值的。最后想想,其实与其说不同,不如说相同。两者,都是时间的流逝。也许填充时间的方式和内容不同,但是,每时每刻,你都在做同一件事:打量这段岁月中的自己。这种打量很有意思,你似乎是旁观者,看着这个叫作”自己“的人,历经爱,历经挣扎,历经选择,最后尘埃落定。《芳华》不只是萧穗子打量了自己,也打量了那一段岁月的流中一众人等。这种对群体的打量记录下来,我们就称作“对一个时代的记忆”。
《芳华》里有一个很大的看点,是关于美。有些情节真的很美。比如何小萍和那个十六岁的伤兵在暗夜里的谈话,窃以为电影结尾的何小萍想去找那个战士的墓碑是狗尾续貂。那个画面多美啊,一个心里不断念地想着一个人的少女,一个行将离去的年轻生命,没有任何矫饰,没有任何顾虑,说的话仿佛不是说给对方,而是说给自己。一个是说给自己的在世界上最后的念想,一个说的是比临终遗言更加渺茫的爱情幻想。战争的残酷是黑夜般的背景,这一段谈话是烟花绽放。照亮了战争,照亮了爱情,也照亮了生命。
芳华是每个人都有的芳华。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降雨给不义的人。世界的原样就是这样。从没有被虚度的青春,从没有被辜负的爱情。萧穗子没有送出人生的第一封情书,可是她送出的金链子,牢牢地烙印在意中人的身上,即便他娶妻生子,也不能除去那个烙印。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臂上如戳记。每一段岁月,每一段真情,都如是。
看似长长的假期轰然落幕,regular的生活即将开始。期待再一次的聚首,深夜,品茗,观影。
文中图片摄自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