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收获:
Q1:
焦虑、害怕、担心、愤怒、恐慌这些情绪中,最经常出现的是什么情绪?一般是怎么处理的呢?
1.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般都是愤怒;
2. 特别在工作中:面对着那些技校生,年纪虽说和初高中学生差不多,但是却常常如同小学生一样的做事等,就会特别的愤怒。当然,一般会突然发火愤怒,然后大概3-5分钟后,离开那个场景回到办公室,人就抽离出来了;会复盘,会想到底为何会发火,为何有那种愤怒的想法。一般都会静下来,把思绪理清楚。所以,会通过这个情绪找到需要解决的出口,也就是找到那把钥匙。一个学期下来,已经没有太多的愤怒了吧,只是会略微有点不甘,觉得怎么教,都教不会那些内心“装睡”的孩子。情绪是发现问题的钥匙!所以,只能通过不断的反省自己的愤怒来想清楚,到底以后该如何和自己的孩子相处。毕竟通过一个学期的接触,发现很多问题,都是来源于学生本身的原生家庭,并不能简单的就扭转得到他们。
Q2:
情绪的两大来源:
1. 表层来源:比较级关系(卓越性)
2. 深层次来源:小我还小(未完成的情绪体验)
我站在什么身份上,向对方提出的要求?
永澄老师举例说的是,作为公司高管层,等着下属过来开会,结果需要汇报的下属迟到一小时。刚好,例子套过来,发现自己对学生的迟到等也是如此。换句话,也就是美之所以美,善之所以善,都是来自一个比较级。也就是,究竟站在什么身份上对他人进行评价。反思:所以,作为老师,站在老师的标准上,向学生提出的是不早退,不迟到,不旷课的标准;而这些学生,之前在初中基本上都是问题学生,一直都是睡睡睡,玩玩玩,旷课的;一时半会很难能改的过来。想想当年自己做学生时从不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拿自己和他们做了对比。
为何小我从一只小狗变成一只大象?还让本我摔的满身伤?!
因为所有负面的情绪都会把小我喂养成大象,当小我变得比本我更大的时候,就会让本我摔的浑身都是伤。小我如果换成正面情绪喂养的话,保持积极的喜悦和平和的心态,才能让本我不会被小我牵绊,才能让小我和本我一起健康成长。其实自己的原生家庭里,很多父母如此;还是说上一代不少这样的父母呢?我的原生家庭里就有这样的长辈;只能说,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自己学到了很多从小我抽离的办法。当然,接触到的学生家庭里,原生家庭父母有更多这样的状况,实在是很吓人。
想想看,你是否有一个按钮,这个按钮平时看不到,但是总是会被人触发?请问它是什么?给大家三分钟进行交流
我和某个已经退学的学生交流过,发现她的家庭就是她的小我的按钮,一旦被言语触发,立刻泪流满面。(配合阅读参考:《自尊的六大支柱》)
Q3:任何负面情绪都有正面的积极意义(来源于NLP)
如何做到当知当觉?
焦虑背后的积极意义:焦虑来自于未来;事情请立刻停下来,找到当下的重点,投入时间在当下重要的事情上。
(正在分身,把那些负面情绪抽出来,而自己正在看待自己的愤怒);从当下跳离,重新看到自己的选择。跳出情绪,找到情绪的来源,而这些产生情绪的根源往往是自己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的
想起,3月的时候,月目标做不完,因为刚好切换新工作,自己的焦虑情绪过盛,不知道如何时候,最后月末根本没提交作业。后来听了老师的每月的答疑后,释然了,该做什么做什么,没必要强迫自己立刻处理好那些目标,因为当时没有关注到当下的想法与情绪。当然,用了4月整整一个月来进行调整,4月底就已经逐渐恢复了,到现在,已经完成了2大年目标,算是OK了。
排毒润肤霜模型:PDRFS
二、训练感受
底层的积极主动,是必需的。也就是从底层的信念背后是小我,分身,念头;必需从这个点入手,才可能做到更好的积极主动。听着听着,似乎找到了自己最近以来觉得状态不好的原因。就是底层的小我在牵绊着,总觉着内驱力不足。因为自己想要更好的积极主动去阅读,去总结暑期书单的内容。所以,这个时候,需要静下来,看看自己的小我在想什么,说什么?IF当我发现自己的情绪出现的时候,THEN换个环境,安静下来,倾听小我,和小我沟通对话。其实这个方法很棒,因为这种类似的状况,我原来在工作中,会通过教室办公室这样的环境切换来调整,复盘刚才发生过的一切,看看自己出问题的地方在哪里,原来也是一个倾听小我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