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读书摘抄

    昆明梁艳分享592天。网络中级五期。2019.01.03

      在开场阶段,需要用理解,共情,支持当事人各种主观知觉与反应。同时,大量食用目标形塑的未知态度问句,能协助当事人开始知觉与形成生命的各种可能性,提高当事人的自信,并愿意开始采取行动改善现状。

    一,“我可以帮什么忙?”作为起点

当咨询师以成果问句作为开场时,会让咨询师置于一个未知好奇,开放不预设的立场,让咨询师不会去设想眼前的当事人应该有什么样的改变才会适合他,而能开放,尊重地专心倾听出,当事人在现今困境的遭遇与痛苦下,“他”希望通过咨询获得的协助是什么。

    二,以“问题如何影响你?”了解当事人如何与问题互动

仔细倾听的咨询师,则可选择必要且重要的向度,再邀请当事人确认或回答相关背景资料。

通过这些未知态度的问句,主要是希望能引导当事人说出晤谈后的愿景或包含着认知,行动与情绪的未来变化,而这也正是科曼强调的在晤谈开场后,需先与当事人建立符合伦理,可实现的晤谈大方向。

    三,欣赏信任地询问:“你尝试了什么方法?”

但是,须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所谓成功或资源,并非指成功地把所有问题全部解决的方法,而是指当事人在来晤谈前已经拥有的“小小的努力,尝试,意图,用心或一点点效果之处”。这些微小的成功或资源是已经存在的,值得当事人有所知觉,并保持保有或先行多做的。对于这些微小的成功或资源,咨询师则可进一步分析其要素,进而用来扩大协助当事人建构解决之道。

    四,以“你希望有些什么改变?”来开启目标形塑的对话

    五,持续合作的邀请SFPT咨询师会特别关注当事人刚到咨询室的状态及其脉络(包括为什么现在会决定前来,由谁安排与决定咨询,)抱着一贯的理解,接纳及寻找可能性的开放态度,以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成功地邀请当事人与之合作,投入于咨询晤谈,而使晤谈能真正帮助到当事人。

    六,晤谈开场即轻敲解决式谈话的大门

在开场阶段,在理解,共情,支持当事人各种主观知觉与反应的同时,大量使用目标形塑的未知态度问句,将能协助当事人开始知觉与形成生命的各种可能性,并能提高当事人的自信与情绪稳定度,而愿意开始采取行动改善现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