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弓没有回头箭。
距离我个人公众号的诞生,已过去一周。
相比过去心血来潮地拍脑门,这一次,认知和方法,成了我做事的核心。
相比过去只为公司和他人运营,这一次,终于开发了只属于我个人的自留地。
无所谓成败,只愿与时间为伴。
我在《别让半途而废,成为你唯一坚持下来的事情》中提到过:“做一件事,切记憋大招。”
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好运,能踩上风口,站上潮头。
当潮水褪去后,就知道谁在裸泳。
“微信的红利期早就过了”。
这句话,我已经听了3年。
2年前,我和朋友做了一个本地生活公众号。
那个时候,我们最感慨的一句话就是:“哎,微信的红利已经过了,现在流量越来越难挖了。”
现在回想起这句话,我笑了。
当下很多知名自媒体,正是那一年从0开始。
没有机会和红利,并不是你偷懒和放弃的理由。
还是那句话,机会处处都在,只不过你没有达到符合的条件。
如何达到条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那些站在潮头的人,在抓住机会前,做了长期的准备。
我承认有少部分人,误打误撞踩了狗屎运。
可惜的是,当潮水褪去,可能掉下来淹死,也可能低着头赤裸地上岸。
“长期准备的人不会摔下来?”
“会。”
但几率更小,受伤程度更轻。
在传统行业当了10年编辑或者编剧的人,在对新媒体的长期规划上,绝对强于没有任何文字工作经验的人。
所以你会看到,那些早期流量很大的段子鸡汤大杂烩,每天饮鸩止渴地controC+control V,到后面收益将越来越小。
而有着长期准备的人,就算晚了个一两年,凭借其专业和沉淀,一直享受时间带来的复利,甚至在某个点,已经爆发。
运营跨境电商也一样。
没有准备和规划,即使上了风口,也会摔的很惨。
几年前,跨境电商领域凭借价格优势和平台规则不完善,爆发红利。和新媒体一样,一大群人涌向了这个行业。
但没过多久,你曾经听过的句式出现了。
“跨境电商不好做了,红利期已经过了。”
“XXX不好做了,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一个做跨境电商的好朋友告诉我,在圈内,那些不思考,满脑子只知道风口的人,根本无法长期持续获得时间所带来的馈赠。
老板收入成倍下滑,员工薪资出现下降。
很多人黯然离场,“满怀希望”地寻找下一个他们认为的风口。
我知道有人工资几年不涨,也听过违规乱纪被扣了一两次工资。
但,我真的第一次听到:打工收入越来越少,工资降幅越拉越大。
是的,潮水褪去了,裸泳的人离开了。
我承认,先发优势很重要,但后发优势同样重要。
先发者很有可能被当作小白鼠和出头鸟,在风止时,摔得粉碎。
所以,早不早不重要,关键在于对不对,是否长期对。
我在《别让半途而废,成为你唯一坚持下来的事情》提到,每天跑5km,即使没有丰满的肌肉,但至少身体素质更好,患病几率更小吧。
写作也一样,即使没有早期流量主、广告主的红利,只要字数达到一定量级,就可以出书吧。
即使不出书,几十万有价值的文字放在那,也足以成为一张有价值的名片背书吧。
要知道,一定量级的优质内容,可是一笔长期永续的被动收益。
当然,前提是:内容足够优质。
如果你还有些运营能力,通过人为干预,进一步放大收益,缩短这个过程,那就再好不过了。
过去,明星出的专辑,导演拍的电影,作家写的著作,到现在依然可以反复售卖。
当然,足够优质并不代表完美主义,而是尽力达到你自己设立用户体验预期。
不要矫枉过正地用仪式感代替了行动。比如,写了一大堆规划纲要,最后却没有一条能够执行。
很多人以为,几年前在知乎上写过的回答、发过的live,随着时间流逝,会石沉大海,从此无人问津。
现实却是,只要内容优质,依旧有很多人重温经典。
上周,运营个人公众号时,我计划用MVP和A/B测试一下各个渠道的引流效果,也尝试不同写法,通过数据测试反馈效果。
这里介绍一下这2个概念:
MVP全称是: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硅谷创业家Eric Rise在其著作 《精益创业》 一书中提出了“精益创业”(Lean Startup)的理念。
其核心思想是,开发产品时先做出一个简单的原型——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然后通过测试并收集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不断修正产品,最终适应市场的需求。
MVP的具体实操方法有很多,这里简单介绍一个最常用的A/B测试。
A/B测试
概念很好理解。就像上周,我发布了一篇《你和月入过万的运营之间,差的不只是钱》,主要受众是互联网小白,可以定为A。
还发布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走了弯路能算数?》,主要受众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可以定为B。
通过发布两篇文章测试,根据阅读量和公众号当日的流量,我可以做出一个评估,从而决定我后面文章的定位。
当然,因为样本基数比较小,所以还需要更多次数的验证。
不过,举这个例子,相信概念和方法已经很清楚了。
运营个人公众号时,测试出的反馈,也是第一周的Serendipity。
上周,我的文章,被推到了某个知名实习网站的首屏,自然也带来了不错的流量。
不过目前,我并不想因为这个小小的Serendipity,马上就彻底确定调性。
就像刚刚所说:样本基数有限。在内容写法上,还需要多次验证。
过多的价值观和思考输出,容易纸上谈兵,没有干货。
过多的干货数据图表罗列,又不利于传播,叫好不叫座。
所以,将二者相结合,拆解自己运营这个公众号的步骤,是我目前想尝试的玩法。
就像你读完此文,能明白:“早不早不重要,关键在于对不对,是否长期对。早期进入蓝海的人,到后面一样可能会淹死。”
能知道:“优质内容的输出,经久不衰,且能长期持续地获益。”
能学习:“MVP(验证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概念。”
当然,你也可以在后台留言给我反馈,说出你的需求。
是啊,冷启动很难。
要么靠资源,要么靠技能。
不过,庆幸这方面有了足够的认知,就好比在汪洋大海中握有了罗盘。
虽然船还很小,但不会迷失方向。
当潮水褪去,有人裸泳上岸,有人登船扬帆。
微信公众号:姚望运营日记(ID:iya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