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如何呼唤你》——读书杂想

这两天读完了《我将如何呼唤你》这本书……


我平时其实基本不读畅销书的,因为我读书速度慢,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把有限的时间用来读一些有时间沉淀的经典作品,但是因为这本书是跨性别相关的,所以忍不住买来一读为快。


此处粗略科普一下:

跨性别:指个体的性别认同不同于其出生时被指定的生理性别的人群。

特别注意:

“跨性别”和“同性恋”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并无关联。

“跨性别”是指个人的性别认同,也就是在说“我是谁”;

“同性恋”是指个人的性倾向,也就是在说“我喜欢谁”。

不要搞乱了!



本书叙事的视角很独特,它既不是从跨性别者本身这种亲身经历的角度进行,又不是从旁人的角度来观察,而是从跨性别者的母亲这一角度来记录书写。

本书真实还原了一位母亲在陪伴跨性别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文笔细腻,触动人心。

从逃避到接纳,从冲动到理性,从挣扎到和解,从痛苦到勇敢,从陪伴孩子探索自我到帮助孩子“回归”自我……

读过这本书的书友,有很多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像是在看一部电影吧,一部有关跨性别孩子成长的纪录片。

镜头开启于医院手术室外的走廊,这里坐着一位孩子的母亲,而她的孩子此时正在里面的手术室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本书通过母亲在手术室外默默守护陪伴孩子时产生的种种心理活动,间接串联起了母亲这一路走来对过往的很多碎片化记忆,跨性别孩子成长的点滴往事如过电影般一幕幕在母亲的脑海中呈现给读者……

本书记录了跨性别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很多波折。

比如书中冲突剧烈的“厕所风波”、青春期“逆性”发育的痛苦、被同龄人嘲笑和羞辱的经历……

本书还简单科普了跨性别者的诊断过程和治疗过程。

诊断方面涉及心理方面的咨询、诊断和证明。

医疗方面包括了激素治疗和性别重置手术的治疗等等……

其中有关手术过程的描写也是非常直接的,部分具体细节的描述可能会引起些许不适,所以还没读过的朋友可能需要提前做一些心理准备……


【经典句子摘抄】


“在这条路上,我孤单一人,我下定决心独自走完全程,我和你一起背负重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永远都是我的孩子。倘若我们犯了错,也是我们共同的错。”

(妈呀,直接泪奔,感慨现在还有这样的“神仙家长”吗?)

“如果你真后悔了,想回头,到时我也会帮助你实现,就算违背伦理和科学,我也要让你重新回到原来的身体里去。我既然答应了你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无论你是伊娃,还是亚历山德罗,你都是我的孩子,我都爱你。我都会站在你的这一边。天呐,再次泪奔……)

“我答应你,我会对你足够耐心,一直会心平气和地与你交流。不管发生什么,我会永远爱你。我会保护你,不强迫你,让你自己选择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母亲在偶然中发现怀孕过程中曾一时兴起和丈夫拍下《许诺》的这个视频,希望未来给自己长大的孩子看,母亲再次看到这段录像后陷入了反思,想起了自己养育孩子的初心。)

“我本来就是男人,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男人。我比那些你们眼中的男人更像男人,因为他们天经地义是男人,是自然和命运让他们成为男人。但我却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磨破指甲、咬断牙也要成为一个男人。”

(跨性别者的真实心声啊!很多人说跨性别者勇敢……其实Ta们不是勇敢,实在是因为命运开的这个“玩笑”对它们造成的不得已的选择,因为那种身心不一致带来的痛苦是远大于手术的物理疼痛的……)


【妈妈爱ni】


“ni是妳或是你  都行  妈妈永远全心地爱你”

(上面这句,是我个人为了符合本书内容,根据蔡依林的歌曲《玫瑰少年》中的一句歌词改编的)

我个人是真的被书中跨性别者的母亲感动到了……

面对孩子是跨性别的事实时,她心中有过那么多痛苦的挣扎,也有过一些冲动的错误举动……

但是她的行为总是在诉说着“就算全世界抛弃你,妈妈也永远不会放弃你,妈妈永远爱你”。

当我们向父母出柜时,就相当于是把他们关进了柜子里面……

我们认识自己都经过了漫长的旅程,他们认识和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更难。

父母爱孩子,但是他们有多么多么害怕孩子走错路啊,毕竟这种选择是不可逆的。

正如文中主人公跨性别者的母亲,那是经历了多少次心碎、流干了多少眼泪啊,才做下了最终的决定啊……真的太不容易了。

本书的主人公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相对开明的、真正爱他的父母。

其实,现实中的很多父母在面对跨性别孩子时往往采取逃避、冷漠或压制的态度……

但这样其实反而加重了孩子的性别焦虑,让其更想抓紧一切时间完成自身的“回归改造”,也让孩子更容易走极端和迷失……

任何选择都有利弊,没有绝对的最佳选择,只能是哪种更适合自己。

主人公的父母最终同意主人公进行性别重置手术,这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最适合的选择了。


【科普】


(以下解释,来自谷歌浏览器搜索答案,纯中文语言下进行的搜索)


性别焦虑:指因个人的性别认同与其出生时被赋予的性别或身体性别特征不同而感到不适或困扰。

跨性别者或多元性别者可能会在人生中的某个时期出现性别焦虑。

但是,有些跨性别者或者多元性别者无论是否接受医疗干预,都能安然接受自己的身体。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出版的诊断手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包含对性别焦虑的诊断。

性别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的特点是个人经验性别与指定性别之间存在显著且持续的不一致。其在DSM-5中对应为性别不安(gender dysphoria)



每个跨性别者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性别焦虑,有的重度,有的轻度……但都或多或少伴有因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不符而产生的不适……

比如,因强烈的性别焦虑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在外无法正常上卫生间、无法正常融入社会生活(参加学习或工作)等等。

本书的主人公亚历山德罗,是性别焦虑非常严重的跨性别者。但他也只是跨性别者众多类型之一,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能代表所有跨性别者的状态。

因为每个跨性别者的性别焦虑程度都不同,有的可能仅仅外表打扮成内心性别的样子就可以缓解焦虑,有的需要激素荷尔蒙治疗,有的还需要进行最后环节的性别重置手术,有的只需要做部分手术,而有的需要做全套的手术,甚至额外的手术……

每个跨性别者缓解性别焦虑的方式因人而异,但无论他们选择何种方式,只要跨性别者本身可以达成“自洽”,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就可以了,不一定都非要做到具体哪一步才行。

当然,现实生活中跨性别者要面对的社会问题其实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无法感同身受,也是尽可能尊重Ta们吧。


【个人推论】


(声明:本观点仅个人推测,无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

我个人觉得,相比于顺性别者,跨性别者“晚熟”、“走错路”的概率更大……

为什么呢?

当顺性别的孩子身体开始发育成“大人”,思想也多少更容易跟着外在身体发育的指引,想办法努力成熟起来,成长为真正的大人。

可这时的跨性别孩子呢,却还在因自己身心不一致而产生的性别焦虑发愁,这显然剥夺了他们一部分宝贵的精力、心力和注意力。

而很多跨性别孩子的家庭呢,因此亲子关系破裂,这让跨性别小孩在成长路上变得更加孤立无援……缺乏交流、自我封闭,所以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走错路、走偏路的概率大大提高。

当然,跨性别小孩中也不乏比较理性的孩子,那种能够坚忍积蓄力量、培养本领强大自己、努力攒钱想办法去“做回自己”的孩子也是有的……

但是个人感觉,这种真的不多,特别是在人在年轻的时候,阅历不足、认知水平不高,年轻气傲的就很容易冲动……

有人可能说,跨性别者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人啊,像金星老师啊等等。

但,大家知道“幸存者理论”吗?敢于抛头露面的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屈指可数……而因身心不一产生的种种不适、影响了正常生活、从而过得不好的跨性别者大有人在,处于底层的他们非常自卑敏感,所以也很难愿意露面,不得不隐没于世俗现实的大海……

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传统二元性别的刻板印象也逐渐被突破。比如,男性可以很阴柔,女性也可以很阳刚……性别多元化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有的国家更是推出了多种性别概念的选项……

这多多少少可以帮助人们适当地缓解一部分的性别焦虑,但也有其局限性,并不绝对……

总之,希望每一种性别都可以被尊重。


【想对这本书的读者说】


如果你是跨性别者的父母,

这本书会让你觉得不孤单,找到很深的共鸣。

跨性别不是病,更不是错,它不是孩子的错,也更不是家长的错。

关于跨性别的成因,科学方面至今也没有研究出具体的定论,因为它其实非常复杂,所以任何人都不必为此自责。

如果你们的孩子是跨性别者,

希望你们能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陪伴他们一起探索自己的性别,找到自己,帮助他们完成“自洽”……

千万不要逃避现实、不要以爱之名胁迫他,更不要羞辱他……

因为你们越反对,他们可能就越叛逆,不但达不到你们预期的结果,还会更加适得其反。

当一个孩子对人生绝望的时候,你根本无法想象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如果因此造成了悲剧,你们后悔都来不及了……

如果你是普通人群,

那么可以借着这本书细致看到一个跨性别小孩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波折,可以看到跨性别者父母内心那种挣扎,体会到无私伟大的母爱。

当你身边有跨性别或多元性别人群,请尽可能尊重他们,不要猎奇,他们也是和你一样的普通人,“跨性别”只是他们不得已的特质罢了。

如果你是跨性别者,

那么读了这本书后,你多少会有些许理解自己的父母吧……

看到作为父母的他们,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挣扎,请体谅你的父母,相信他们爱你。

哪怕他们没有像书中主人公的父母这么开明,也不要过于期盼他们接受你或是一昧地想要改变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正如你希望他们尊重你那般。

他们其实也只是比你年长些的“孩子”,面对生活中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也会惊慌和不知所措,给他们多一些耐心。

如果你能幸运的赶上“家长党”,当然最好不过了。

如果没那么幸运,也不要抱怨。要知道,我们这些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

请照顾好自己,你已经长大了,需要对你负责的不是他们,而是你自己了。

修筑自己强大内心的铠甲,让原生家庭的痛无法伤害到自己,保护好自己,加油!

做自己的前提是,照顾好自己。

一定一定要好好爱自己。


【结尾】


《玫瑰少年- 蔡依林》

最后推荐这首《玫瑰少年》,歌词写的超级好,舞蹈版的MV也超级感动,自己每次看都会很没出息的“爆哭”……

就像Jolin在颁奖词上说的,我们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可能成为某种“少数”,因此我们更应该去学会用同理心善待他人、爱身边的人。

真心希望每个灵魂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