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衰老已成现实,该如何面对

      入夜,睡意却消散不见,对着漫漫长夜思绪万千。困于家中的糟心事,睡意全无。

      不由得想起前段时间一代言情小说作家琼瑶女士的离世,那是一代人关于青春的回忆消逝,因为无法面对衰老僵化的躯体,没有质量的“活”,而选择轻生。有人扼腕叹息,有人不解震惊。而我,却觉得她这样的选择许是一件快事!

      去年年末,母亲突然双腿无法行走,处于半瘫痪状态。在外工作的子女千里奔波回老家,第一时间送去医院,检查结果却不甚清晰,以为是拉伤加上年龄衰老,躯体的退化。于是几个子女商量必须请一个保姆来照料二老的生活。好不容易请到价格合适且愿意住家的保姆,子女安心离家外出谋生。结果不到半月,脾气差性格固执的老父亲却将人赶跑,自己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这一决定导致后续一系列鸡飞狗跳的事情发生。双亲皆是古稀之年,身不强体不壮,从前父亲就不是个体贴之人,家中之事几乎没动过手。在母亲腿完全不能走之前,也请过两次保姆,皆被他辞退。他自己平时爱走动,常常不着家,爱骂人;母亲则性格软,爱哭泣。面对无法自理的现状,母亲接受不了,常常哭闹,说情愿一死了之。于是在监控里常常看到,一个哭天抢地一个怒骂不已。母亲一个人坐在卧房旁的房间,活动范围只剩下“床”—“椅子”,从早上7点到傍晚6点的时间几乎很难离开方寸大的地方。于是几个子女的电话就没停过,一天平均能接到三四次电话视频,不分时间场合,电话接通的那头永远是哭泣和责备。最糟糕的是有一次从监控看到父亲从卧室搬运母亲到椅子上时,两人竟重重摔倒在地,幸而是冬天穿着厚棉服没有受伤。而一日三餐更不用说,属于有食材,无人做的地步。每次我从多多买菜买了早点、蔬菜、零食,早餐他们就可以连续一周只吃蒸包子馒头。有时晚餐也差不多就是包子馒头。中餐的菜也是简陋,几片鱼块,中午吃了晚上接着吃。

        至于母亲洗澡,在家不远处上班的二姐每隔一两天就回来帮助母亲擦洗身体。而每次趁着工作间隙回家,都受到母亲的不解。老人想:为什么连做顿饭陪着她一起吃的时间都没有?子女则苦不堪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面对的生计。大姐夫妻二人在佛山打工,儿子在读研究生今后还需要买房娶媳妇。二姐在家上班,家中有一个年迈的婆婆,且由于不是父亲亲生,本有嫌隙。哥哥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只靠他一人挣钱,上有老下有小,媳妇是外地人没有上班带着两个儿子在深圳读书。而我属于远嫁,在外市教书,且身怀二胎。似乎每个人都没有办法放下小家,回到老家照顾年迈双亲。农村老人的养老成了我家难念的经书。

        好不容易捱到快过年,在外谋生的子女回家。先是我放寒假,一放假挺着孕肚带着大宝坐六个多小时的车回到娘家,给两位老人做饭。好不容易等到哥姐他们回家,又面临带母亲去检查以及手术后的休养问题。母亲属于股骨头坏死,需要置换,加上长期营养不良(什么都不吃或不吸收,照顾不好)身体虚弱。手术后长时间的康复,摆在我们面前。谁留家照顾,请保姆难请加上老父亲又挑三拣四,这成了一道难解题。

      有时候深感普通人的无奈,生活处处给予难关,不如意是大多数而如意在平淡的生活中成了人人渴求的温暖。人生百态,每一天都充满未知,该如何面对,谁又能给出完美答案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