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成长在一个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在年轻时依靠个人努力,从农村走进城市。他们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从事着稳定正经的职业,家庭富足民主。
而我,在很长时间里,是这个家庭里唯一的天之娇女。
母亲的童年是在没有父亲的环境里长大的,身边只有软弱的外婆和没有主意的大姨。在以前的农村,没有当家人,很难不受气。最小的母亲便成了支撑三个女人的主心骨,也因此养成了母亲要强独立的个性。
从小母亲就教育我:男女生而平等,女人一定要自立自强。
平心而论,这么多年,我的父母、包括我身边的亲人们,对我的宠爱和付出,是无法计算的。我想,即便我是个男孩,对我的爱也不过如是了吧。
或者说,那时的我,是从来没有作过这种比较的,也没有想过像我这样的家庭,我所处的生活圈子,还会有重男轻女的想法。
甚至那会,当有人说女孩不如男孩时,我都是嗤之以鼻的。
有人说女生理科成绩考不过男生,我就用一骑绝尘的成绩单碾压他们。男生打架,人群里个头最小的我敢冲进去拦架。学校选拔升旗手,有男生喊叫升旗手必须是男生时,我会当场和他PK升旗动作,让他哑口无言。
就连小时候看历史剧,我也不明白皇宫里的女人争来争去是为了什么,直接做女皇不好吗?
是的,我那会的偶像就是武则天。
2
直到我十二岁那年,妈妈突然告诉我,她快生二胎了。
周围的亲戚朋友经常逗我说:等你妈生个儿子,你就要失宠了。一开始我不信,听得多了,便隐隐的有了一丝不安。还记得我妹出生的那天,当我听到是个女孩的时候,心里也难免窃喜。
但这也只是一个转瞬即过的小插曲,并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多大影响。真正感受到家庭的重男轻女,是在成年后。
我遇到了我的老公,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别问我为什么会和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结婚,也许是色令智昏,看人的时候没戴眼镜吧。
他经常给我洗脑,告诉我女人有些事就要听男人的,有些事就应该是女人干的。作为一个多年来接受男女平等教育的女性,和一个在男尊女卑家庭里成长起来的男性,我们谁也无法说服对方,甚至一度闹到离婚。
这个时候,我的亲朋们,纷纷以他们的过来姿态劝我:女人就别干那么辛苦的工作啦,多照顾家里,让你老公去拼事业。女人要学会给男人带面子。在男人里他已经算不错的啦……
那一刻,我困惑了。
我不明白,是谁赋予了男人这个权利,可以理所当然的规避家庭义务,可以无条件要求女人服从,可以轻而易举就得到大家的谅解。难道就因为他是“男人”?
而这一切,原来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
3
最让我难受的,是我的父母也这么想。
我怀孕时,有人问我妈想要男孩还是女孩,她不假思索的说想要男孩。我很诧异的问她:你有女儿不幸福吗?我妈叹口气说:有儿子还是不一样的……
我才明白,原来当年母亲以四十岁高龄拼二胎,他们真的是想要儿子的。不管两个女儿是多么的优秀,多么的乖巧懂事,多么令外人艳羡,我妈始终还是有遗憾……
生了小孩后,我婆婆中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帮我带孩子了,我父母答应来帮我,却坚持不肯住在我家。我问为什么,我妈说:这毕竟不是我家,呆久了女婿要嫌弃的。我说:我婆婆来就在我家住呢。我妈说:儿子家和女儿家那自然是不一样的……
那一刻,我心里好难受。
即便买房时,我和他们掏的钱比我老公和他父母多得多,住在女儿家里,他们依旧是不自在的。
我好想问问我父母,这么多年,你们教育我男女平等,难道是假的吗?可是我没有说出口。
我埋怨自己,为什么我不是儿子而是女儿,让我父母有了这样委屈的心思……
4
后来,我外婆去世了,家里开始操办丧事。从来没经历过白事的我,在这种场合,更深刻的感受到男女之别。
我想帮外婆捧遗相,他们说:这个角色必须是男孩。我想看着外婆下葬,他们说:这个场合只能男人在场。即使外婆生前最疼爱的外孙是我,即使所有人都公认这一代人里我是最优秀的,只因为我是女性,这些事情,都轮不到我。
那一刻,我认了。我没有反抗,甚至没有表达一丝的不满。因为我不知道我该和谁争,没人会听我的,却会让人看笑话。
5
为什么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也会重男轻女?
因为重男轻女是根植于社会的通病,它潜藏在伦理道德和社会教育的每一个角落,只有不同家庭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
即使是像我一样的家庭,像我这样的女性,也插翅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