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轻重,爱有深浅。读了曹佩声和胡适的故事,才让人知晓,爱到深处本是痛,情至浓时也是哀。
曹佩声是胡适三嫂的妹妹,比胡适小11岁。胡适回乡结婚时,曹佩声做伴娘,对胡适心生爱慕。1923年,在杭州读师范学校的女子曹佩声与在那里休养的胡适坠入爱河。此时的胡适,才华横溢,已是大名鼎鼎。而那时的曹佩声,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离婚的波折,但依然是淑雅清秀。他乡遇故知,一对才男秀女,诗文唱和,珠联璧合。为情所致,胡适向发妻江东秀提出离婚。怎料江东秀抄起菜刀就要自绝,胡适一介书生哪里见过这个,早已吓得心惊无语。离婚之事,从此再也免提。只可惜了望穿秋水的曹佩声,一往深情等来的是胡适的一声叹息。
在那个局势动荡的年代,曹佩声和胡适,如同风雨中飘摇的两只小船,聚少离多,渐行渐远。直到内战正酣的1948年,胡适在上海见到曹佩声,留下了一句让这个爱他的女人背负一生的话——“等我”,便匆匆飞赴海峡对岸的那个岛屿。此后,虽偶有鸿雁传书,但已是天水一方。“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胡适“心头的人影”,终成永诀。
为了这一句“等我”,曹佩声在心灵的苦涩中守候了一生,终身未嫁。直到1973年,在她与胡适相爱半个世纪的那一年,带着对爱人的那一份执着不变的思念和眷恋,在孤寂中离别人世。临终前,曹佩声曾留下遗愿,要将自己埋葬在安徽绩溪一条通往胡适家乡的小路边,她希望有一天胡适返回家乡能经过那里,在自己的墓前做片刻的停留。她要胡适知道,她,一直在这里等他。可是她又那里清楚,在海的那一边,那个永远等不来的胡适,已先她10年而去。
“朱颜青鬓都消改,唯剩痴情在”,这是曹佩声写给胡适信中的诗句。胡适的一首《如梦令》,更是道出了心中万般的无奈和情愫:“月明星稀水浅,到处满藏笑脸。露透枝上花,风吹残叶一片。绵延,绵延,割不断的情缘。”生爱死别,已成千古绝唱。只留下这些哀婉凄美的诗句,让今人在无限的唏嘘中,读出一份心底的悲凉和哀伤。
痴爱,本无错处,错的是那时、那地、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