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有一种特有的昆虫,那就是蝉,又名知了。每到夏季未秋季来临之时,有树林的地方都可以听到蝉声,听到那成千上万的、共同鸣叫的声音。每到这个时候,我在家里都没有晚起过,每天都会让那早起的蝉,被它们那异口同声的叫声唤醒。满耳朵就听到那“知——知——”的声音,思绪一下子就飘回到了儿时,那时候,每到这个时候,每到蝉声起的时候,就是我们忙着捕蝉的时候了。
捕蝉的日子是童年里不可缺少的经历,而如今,当我带着儿子经过那些热闹的灌木丛的时候,告诉他,这些声音是一种叫做“蝉”的昆虫发出来的时候,当他问起我,蝉是长什么样子的时候,我看了一眼那被绿植团团包围着的树,连靠近它的机会都没有,哪里还能找到一只蝉指出来给他看呢?只能在将脑海当中以前小时候看到的蝉的模样描绘一遍给他听,看到他那似懂非懂的眼神,突然觉得现在城里的小孩特别的可怜。他们已经失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每天虽然生活在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地方,却又好像失去了很多,少了很多自然的快乐。
再想想我们以前在农村度过的童年,比他们不知道丰富精彩了多少倍,至少我们还知道这个时候是蝉生长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在哪里找得到蝉,又可以在哪里捕得到蝉,还可以知道,蝉有很多种形状,有小的,有大的。蝉也有很多种颜色,有黑色的,有灰色的,有绿色的,还有身上长着花纹的。知道蝉是用膜振发声的,会叫的是雄蝉,用它的叫声来吸引雌蝉,知道蝉宝宝是从地里努力爬出来,爬到树上然后蜕去壳才长出的翅膀,才会飞,才会叫。
如今的小孩子只能在科普书上看到这些,真正的大自然已经离他们很远很远了,当儿子问起来,蝉在哪里可以看得到的时候,我只能说在乡下可以看得到,在外公外婆家可以看得到,在城里是找不到了。
记忆当中,每年到了蝉声四起的季节,几个小伙伴白天里约好到树林子里去捉那些已经爬出地面,已经蜕去身上的壳的蝉。通常在树的低处捕到的都是些小个子的蝉,困为那些小小个子的蝉是无法往更高的树上飞去的。因此就算那时的我们年纪小,身材小,也可以抓得住。
每到这个季节,只要进到树林,随处都可以见到那种身上有点小花纹翅膀是灰色的小小蝉。每当看到它们的时候,我们就会放慢脚步,轻手轻脚地,一步一步地靠近那些正在叫得欢的蝉儿。然后张开手掌,往前一扑,没有抓住的蝉惊得向四面八方飞去,我们的小手里早就已经抓住了那群蝉当中的一只或者两只。我们欢喜地把抓住的蝉往已经准备好的袋子里一放,又往下一棵树轻轻地走去。一天下来,就可以捕到十几二十只蝉。
有些大一点的蝉飞得高,它们看起来有恃无恐地在树枝上引亢高歌,骄傲地叫着。反正它们觉得我们这些小不点是抓不住它们的,所以根本不为所动,也没有惊散飞走。但是它们是太低估了我们,给了我们可以抓住它们的机会。我们用聪明的小脑袋想出了一个办法,找来一根长长的树枝,做了一个小小的网袋,然后伸到树上去,一扑,那只正在叫得欢的蝉就让我们给抓住了。
树下的小伙伴们都兴奋地在拍着小手掌,看着袋子里那个在胡乱挥着翅膀的蝉,脸上都挂着满满的笑容。那可是一只很漂亮的蝉啊,浑身黑得发亮,就在脑袋那个地方一点小小的红印,看起来真的很神气。然后大家就坐在树下,相互比较着看谁捕的蝉最多,看谁捕的蝉最好看。炎炎的夏日里,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热,树林子里凉快着呢,大家一起捕蝉,时间一下子就溜走了,轻松又惬意。
捕到那些已经长出翅膀会飞得高的蝉没意思?那我们就去找那些刚从地里爬出来的蝉宝宝吧。
晚饭过后,小伙伴们就脚踩拖鞋,身着背心短裤,手里拿着一把手电筒,再加上一个小袋子,然后三五成群地相约在一起,来到村子外面的草地,来到竹林里,来到大树底下,找起了那些刚刚从地里爬出来的蝉宝宝。因为那些蝉宝宝都是会在黑夜里爬出来,然后慢慢地爬到树上,再慢慢地蜕去身上那层土色的壳,最后才会飞得高,才会叫得欢。再说了顺便还可以捡一些大人们嘴上说是有用的蝉壳回家,让我们的父母也高兴高兴,不再责怪我们只知道玩。
在草地上、竹林子里、大树底下,一到晚上,拿手电筒一照,满满地都是刚爬出地里的蝉宝宝,看着那些还不会飞,长得还挺可爱的蝉宝宝,大家都抢着往袋子里装,但是又那样的小心翼翼,生怕把它们弄伤了。因为把它们带回去之后还要放在家里观察呢,要看着它是怎么样蜕去身上的壳,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要看它是怎样吃东西的,反正还有很多疑问等着我们去找出答案呢。
在那个漆黑的夜里,到处都可以听到蝉的叫声,虫子的叫声,青蛙的叫声,甚至时而传出的怪鸟的叫声,但是却没有吓到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好玩的,管它什么蛇虫鼠蚁的,也不怕它什么妖魔鬼怪的,反正我们有那么多的人怕什么呢?于是大家又开开心心地拿着手里的蝉宝宝回家去了。
我回到家里本来是想看着蝉宝宝是怎样蜕壳的,但是到最后却一觉睡到了天亮。等我再去看的时候,蝉宝宝已经脱壳而出,正在那里叫得欢呢。大自然真的很神奇不是吗?估计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个小孩子愿意再去研究蝉宝宝是怎么脱壳而出的了吧,再说了,也没几个人愿意到野外去找土里爬出来的蝉宝宝了。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声此起彼伏,流年一载又一载。一年当中就是那么几个月可以听到熟悉的蝉鸣声,但是在我苦苦寻找它们的时候,却蓦然发现,曾经的那个快乐的捕蝉童子,如今变成了一个满脸苍桑的中年人。曾经那满树林都看得到的蝉,如今连个影子都看不到了,每天经过的都是车流人流,连那些正在拼命嘶喊着的蝉,它们的叫声都已经被人声车声而掩盖过去,已经变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可怜的孩子,我要到哪里去为你找寻那高歌的蝉呢?我小的时候,它们的鸣叫声是那么的悦耳动听,听到它们的叫声,我都可以很开心,很快乐,有它们的陪伴,一年的时间都可以那么快地就过去。但是如今,它们的叫声,我听了怎么就那么的难受呢?以前的我们再也找不到了,曾经那个欢天喜地地跟着大家一起去捕蝉的人,已经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地停留在那个夏季的夜晚里。如今的她已经成为了一位孩子的母亲,只有在她的回忆里,再把当初的捕蝉经历,细细地,慢慢地,告诉给她那年幼的孩子听。只有这样,她才能再一次重温那时的岁月,那时的快乐与那时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