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2021年6月7号,是千万学子迈进高考考场的日子。
2009年6月7号,是我迈进考场的日子,距今已有12年。
12年过去了,回想参加高考的情形,仿佛仍在昨日。
当时的我,并不能真正懂得它对我的意义,只希望尽快解放,结束这磨人的学业。
高三的最后一学期,我寄住在姐夫的堂哥家。离学校算近的。
每晚挑灯夜战,白天睡眠不足,学习效率极低,现在已回想不起来当初学习的细节了。
只记得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每天早上拖着疲倦紧张的身体,去了学校。
经历一上午的学习,中午再骑着车回到寄住屋里做饭,饭后小睡一会儿再回学校。
那般孤寂的日子,我不知道是如何熬过来的。每天神经都很紧绷,紧绷到内心已放弃学习。
孤独无奈,渴望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仔细想想,高考前留给我最深的感受是:被迫适应环境的无奈。
一直在不停变换学习和居住环境,熟悉周围的人,心没有片刻是安宁的。
时间从不等人,看着每天高考倒计时的数字一天天在减少,虽觉得紧迫,但也没有任何的动力,沉下心专注的学。
很快地,悄无声息的来到了高考前夕。
高考前分考场,我们学校作为文科考场,不需要去其他学校,感觉很好,少了熟悉考场的麻烦。
考前我们放了一天假,大家各自把垒在书桌上高高的课本,整理好带回家。
大家当时的想法是,等考完试要把所有课本和书籍当废纸卖掉,一卸心中的重担。
考试的那两天,我的心态格外平稳,情绪也稳定下来。
二姐从外地赶回来帮我做饭,改善考试期间的伙食。
考题比想象中的难,但我已不在意,尽量放平心态。
考最后一科前,站在走廊休息。和我同考场的班长说,她考完了要好好放松一下,要去通宵上网,溜冰,纵情享受。
而后等成绩出来,她肯定是要复读的。
望着考场对面行政楼前的大树,我纳闷的问班长,为何她这么肯定自己要复读呢?
班长叹了口气说:“考试期间我太紧张了,好些题我会的都不知道怎么答。我不可能考的好。”
这也就是考试心态的问题。通常,在大考除了拼平日的知识积累,解题技巧,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心态。
考前,就不要再看书刷题了,反而会增加紧张焦虑,尽量早睡,调整心态。
两天的高考结束,全民狂欢。我做了三件事:卖书卖本、搬离寄住家庭、和朋友一起刷剧。
成绩下来,我们去学校看分数。
那一年的分数,因为题型难,是八年来最低。当然,我也很低,全班只有三个人上了一本分数线。
很多人都没考好,我属于正常发挥,那位和我聊天的班长,果真没考好,发挥失常,考的比我还低。
站在教室窗边,我打了二姐电话,告诉她我的分数,并绘声绘色的描述题多么难,很多人都没考好,以此掩盖自己考的差,以免被责骂的风险。
那真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如果以我现在的认知去审视高考,我想肯定会更加刻苦专注的学习。
虽然高考不能决定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它能为你营造一个更加积极正面的社交圈和大学好友。
她们会是你未来非常重要的伙伴和力量来源。所以,如果可以,还是努力学习,不要让未来的你埋怨现在的自己。
没有好的学习环境,也要意志坚定的坚持学进去。
高考也许不会改变你的命运,但这个学习的过程锤炼出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会帮助你在未来更有勇气面对困难。
{齐帆齐第4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22篇,1286字。主题打卡:关于高考 累计45’2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