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张伯伯家为了“买把椅子”,闹起了家庭矛盾。张伯伯一心要买,可儿子死活不让买。不就是把椅子吗,犯得着吗?事情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一个月前,小区门口开了家某品牌高频电位仪的体验馆,每天早上七点开始,就有许多老年人来排队体验。据工作人员说,这种电位仪能够疏通血管、清除血管内的垃圾,所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反正和血液有关的老年病,都能调理好。张伯伯开始还将信将疑,每天进出小区,看到那么多人在体验,也就去凑了个热闹。所谓有高频电位仪,就类似按摩椅;体验嘛,就是坐在椅子上享受五分钟的震动按摩。
一来二去,张伯伯迷上了体验,每天七点出门“坐椅子”,风雨无阻。家里人觉得早上出门转转,和其他老人聊聊天,也挺好的.可是,昨天体验回来,张伯伯向张妈妈要工资卡,准备取钱去买一台回来。张妈妈一问,要一万多,立刻变了脸色,并且告诉了儿子。
儿子本来就怀疑这个什么电位仪是专门骗老年人的,一听价格还这么高,就上网查了下。一查,发现果然是虚假宣传、就是专门对老年人进行洗脑的。张伯伯非要买,儿子不让买,还说张伯伯肯定是被人骗了、被洗脑了。张伯伯一听就炸了,气得和儿子大吵一架。
这个故事里的电位仪,如果换成松花粉、羊胎素、红外线理疗器之类的,就是电视上经常播放的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销售骗局了。
解读
当家里的老人非要购买这样价格不菲的保健产品时,作为子女,我们怎么办呢?如果把反洗脑看成是一场战争的话,那我们首先要“知己知彼”,看看人家是怎么洗脑成功的。其实这些销售保健产品的人,都是应用心理学高手,他们的手法暗合了不少心理学的原理。
一, 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要。
老年人退休之后,一下子闲了下来,注意力就会转向对生病的恐惧,这是最重要的需要。除此之外,中国的大多数老年人社交活动少,和子女沟通不多,和老伴也没有太多的话题交集,他们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这两种需要,都属于人的基本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很痛苦。尤其是情感需要,在生活安定、衣食无忧之后,对他人关心和群体归属的渴望就会变得非常强烈。
以前可以在工作单位找到这种归属感,现在在这类保健产品销售点里才能够强烈地体验到。比起家里人之间事务性的对话,体验点里,工作人员每天亲热的招呼,熟悉的老人们定期的相聚,这种情感上亲密、依恋的感觉才更像家的感觉。所以张伯伯并不是依赖产品,而是依赖产品带来的情感上的亲密感。
二、认知失调带来的抗拒。
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张伯伯是老大学生,又是单位骨干。在长期的家庭生活和单位工作中,张伯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让他觉得自己有很强的判断力,相信自己的权威性。销售保健品的人员,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找准张伯伯作为突破口,告诉他“您是知识分子,又是单位领导,见多识广,知道我们产品的好处”。这和张伯伯对自己的判断是一致的,所以很容易就接受了。
当儿子说自己被洗脑时,就意味着自己是“不权威”、“不明智”的,这和张伯伯原来对自己的判断是完全相反的,于是张伯伯出现了“认知失调”,会觉得非常不舒服。在强烈的不舒服的感觉下,张伯伯为了让自己的认知一致,就对儿子的行为做出了这样的解读“儿子就是舍不得我花钱”、“儿子希望我把钱省下来给他”、“我的身体他根本不关心”……在这样负面的解释下,张伯伯当然会非常生气,他的对策就是“我一定要买”。
于是父子间的战争就爆发了。
张伯伯非要买电位椅,儿子偏不让买。儿子觉得父亲“老糊涂、被洗脑”,父亲觉得儿子“没良心、管得宽”,家庭战争看样子是少了不了。张伯伯家的烦恼,父母渐老的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体验过。
以前,我也经常因为父母买了“不划算”的东西而生他们的气,忍不住教育他们,闹得父母生气,自己也不开心,老觉得父母“为什么这么不可理喻”。直到有一天,看到一篇关于家庭界限的文章,才突然领悟到,自己虽然很注意和孩子的心理界限,但很少注意和父母的心理界限。
界限,就是明确的范围。比如你自己的房子,墙就是界限,墙内是自己的地盘,自己作主。想坐就坐,想躺就躺,你要是高兴了,在地上打几个滚,也是不打紧的.但是其他人如果想进入,就需要你的同意。
公共场所,也有界限。比如马路上的红绿灯,就是界限,红灯亮了,你就必须停下来,不能越线,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界限带来了自由,也带来了限制。你可以在自己的屋子里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不能到别人的屋子里任性而为。红灯限制了你的通行,绿灯保障了你的通行的自由。自由和限制是界限的一体两面。
在家庭中,也有界限。自的房间和用品,是空间上、物质上的界限。这个容易分辨,也容易遵守。只要受过现代文明的洗礼,我们就不会随意进入别人的房间或者拿别人的用品。进入孩子的房间,要先敲门,已经成了“文明父母”的标准配置了。
而心理上的界限,可能就不那么容易分清楚了。哪些事是我的事,由我负责;哪些事是你的事,由你自己负责,在大多数中国家庭,是很不清晰的。孩子因为成长在鼓励个性、鼓励独立的社会文化之下,更容易觉母的越界,所以我们对孩子往往表现得比较尊重,界限相对清楚。尤其是青春期之后的孩子,父母基本上都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吃穿、旅行,甚至学习计划,很多时候都由孩子自己作主。
而我们的父母不一样,他们成长于集体主义最为兴盛的年代,接受的威权教育、等级观念比我们重多了。他们习惯于管孩子的一切,从穿衣打扮,到工作婚姻,都要管。父母侵入了我们的心理界限,反过来,我们也会侵入父母的心理界限。对于父母购买行为的干涉,就是证明。
换位想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我们觉得非常有价值,但父母觉得没有必要的东西呢?从少年时的明星贴画、歌曲磁带,到青年时的美容化妆、时尚手机,再到中年时的名牌服饰、度假出游……很多,都是父母嗤之以鼻,我们却如获至宝的。
那时,父母管我们,我们感觉到的愤怒,“这些东西,我比你懂,你不要瞎操心”,和现在父母要买保健产品,我们不让他买,他们感觉到的愤怒是一样的啊。或者说,他们感觉到愤怒会更剧烈。因为他们一直处在父母权威的角色里,这种制止,不仅是行为上的阻拦,更是对他们心理权威的挑战。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句话:父母用他们的钱,买他们喜欢的东西,这是他们的权力,我们如果非要管,那是我们越界。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做不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浪费钱”,更担心父母把钱花在保健产品上之后,真到了生病的那天,拿不出钱来。还有一些父母是自己没钱,但非要逼子女拿钱给自己买。
只有明确了和父母的心理界限,反洗脑才是心平气和的建议,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我们每个人都反感被控制,父母也不例外,如果不能明确自己和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体,把自己的想法加诸于父母身上,肯定会遭遇父母的反弹的。基于同样的观念,才能实施下面的方法。
如果父母想让你付钱买保健产品,那么很简单:你花钱,你作主,你可以买自己信任的保健产品,当然也可以不买。因为买保健品不是你的义务,想买保健品的是父母,而不是你,他们需要为他们想做的事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包括金钱。只要你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界限在哪里,就不会因为担心自己”不孝“而自责,从而为自己认为的”骗子“付费。
一、如果父母是自己花钱购买,而你希望阻止,那么情况略微要复杂一点。
首先,要明白,你是”希望“阻止,而不是“一定”阻止。不要小看这一个副词,表达的感觉是天差地别啊。“一定”是一种绝对化的想法,代表百分之百的结果。理性情绪理论认为,绝对化的想法是一种不合理的认知,如果结果不同于自己的预期,会带来强烈的焦虑和愤怒。而”希望”表达的是一种期待,这种期待往往会伴随行为上的努力。如果结果不如自己所愿,产生的情绪是“失落”。
你不妨试一试,分别读一读这两句话“我期待能阻止父母买电位仪“和“我一定要阻止父母买电位仪”,细细地体验下伴随的情绪。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觉察训练。
其次,如果想让”希望“变成现实,我们就要从父母买保健产品的心理动机着手。
父母购买保健产品,是为了满足自己安全和情感的心理需要。那么好嘛,父母希望健康,这和我们子女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发挥你的检索能力,找到有相同功效的产品,推荐给父母。顺便和父母聊聊天,增进感情,父母感觉到你在关心他,自然就能听进你的话了。然后,在聊天的过程中,利用父母对自己权威性的认知,聊天时,可以用请教的口气,详细询问保健产品的好处,问得越详细越好。
为什么呢?
因为洗脑的内容都是模糊的,因为模糊才有想像的空间。一问详细,不要你说,父母自己就能发现问题在哪了:”这么牛的产品,为什么医生不知道呢?这么牛的产品,怎么没得诺贝尔奖呢?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高官和富翁不用呢?这么好的产品,应该供不应求,为什么会打折处理呢……“
大多数老年人对自己的钱是很心疼的,也容易疑心。他们之所以非要购买,更多的是在强烈情绪下做出的决定,你好言好语让他们平静了,他们的理智也就回来了。毕竟比你多吃了几十年的盐啊。
总结一下,如果父母让你掏钱买,你可以直接拒绝或者买你认为可靠的产品。如果父母自己掏钱买,你可以用认同权威和产品代替的方法,让父母改变主意。
如果你说,我都做不到呢。那就算了吧,你愿意为“孝顺”买单,或者父母愿意为自己的价值感买单,都是你们的自由。自由可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物品,花点钱就能得到,幸运啊。再说了,为此梗梗于怀,钱没了,好心情也没了,岂不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