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朋友发给我一篇文章,文章作者颇为自豪地讲述了自己几年来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到世界各国旅游的经历。
朋友羡慕不已,同时也有一些自责。她不无感慨地说:“你说,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人家孩子才两三岁就跟着父母环游世界了,我家豆豆跟我回趟老家都快要了我的老命!我这妈妈真是太不称职了!”
我忍不住打断她:“豆豆才两岁多,急什么呀!没错,人家是能拖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坐十几个小时飞机去看自由女神像,可是真的有必要吗?在一个叼着奶嘴的小屁孩眼里,远隔万里的自由女神像和自家门口的毛爷爷像的差别大概也就是一个是女的,一个是男的吧!”
朋友“扑哧”一声笑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带娃旅游也出现鄙视链了:省外游鄙视周边游,东南亚游鄙视国内游,欧美游鄙视东南亚游,当然处在鄙视链顶端的是环球旅游。
彷佛带孩子高端旅游才是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再加上媒体推波助澜,很多人焦虑了。
人家孩子都跟埃菲尔铁塔合影了,我们还在附近的小河里摸鱼摸虾,是不是太落后了?
人家孩子才幼儿园就去过几个国家了,我们只能在国内玩,会不会影响孩子成长?
在这些比较中,我们焦虑着、不安着。
仿佛走得越远,花钱越多,对孩子才越好。
02
然而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并不是你花的钱越多取得的效果越好。对于孩子来说,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用心。
亲子旅行,与其说让孩子通过旅行来认识世界,获得成长,不如说,在他相应的年龄段,通过丰富的刺激,让他得到丰沛的体验,从而获得成长。
如何让孩子获得丰沛的体验,这就要考验家长的心力和智慧了,不是你去过多少地方、走过多少路、花了多少钱能衡量的。
我一个朋友,很少带孩子远行,但是她和先生特别用心地陪伴孩子。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育儿知识,学习儿童心理学,陪孩子做手工,亲子阅读,给孩子做音乐启蒙,做艺术启蒙,日复一日。他们可以在附近的公园里给孩子讲解简单的植物学,还可以为了陪孩子逛动物园,提前学习动物的分布和习性。
在父母高质量的陪伴下,孩子特别优秀。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会让你觉得不管他们在哪里都会让人心生羡慕。
03
对于孩子来说,大千世界,新奇有趣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就蕴藏着无限的资源。孩子们会用独特的视角,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
前几天我带着两个孩子去附近的农场玩。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大片大片的稻田特别兴奋。然后拿上小镰刀自己割稻谷、打谷子,再耐心地剥去稻壳,看到了里面白胖胖的大米,不禁感慨:原来大米是这样来的啊!特别有成就感。
你看,仅仅是让他们认识一下寻常之物,他们就兴奋不已了!
今年暑假,我带着孩子们回乡下老家住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花钱最少,可是孩子们的乐趣一点都没有减少。
他们看着门前地里的玉米从我们刚回去的时候刚出土没几天,到我们临走的时候已经长得比他们都高了。他们每天都要跟家里的猫啊、狗啊腻歪在一起,一听到母鸡叫了赶紧争着抢着去鸡窝看看有没有蛋。他们还一人划了一小块地,插上名牌,种上豆子,然后激动地等待豆苗破土而出。
还有一次,女儿和小表姐走在路上,路旁边就是庄稼地。由于前两天下雨,地里的水汽还没有出尽,但是看起来是干的。两个小姑娘忍不住走到地里探个究竟。结果没走几步就完全陷进去了。泥巴一直埋到膝盖那么深。
小姐姐张着两只胳膊拼命喊大人,下半身动弹不得。我女儿却一声不吭,拼命把脚拔出来,再把手伸进泥巴里把鞋子拔出来,然后回家冲洗干净,完了换上外婆的雨鞋继续撒欢儿。
看着淡定的女儿,再看看还在“等待救援”的小姐姐,我突然被孩子这种野蛮生长的劲头感动了。
他们的生命力是那么旺盛,那么富有激情。在这广阔的天地间,他们天然的灵性和周围的万物生灵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如此美妙。
这美妙的世界还有多少未知等待他们去发现啊!
04
那么要不要去国外玩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讲一个朋友和她女儿之间的小故事:
女孩很喜欢公主的故事,也喜欢穿公主的衣服。有一次,女孩又开心地穿上了公主的衣服,然后问妈妈:“妈妈,你觉得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公主呢?”妈妈想了一下回答道:“当你不管穿上公主衣服还是脱下公主衣服,都觉得自己是个公主的时候,你就是个公主了。”
所以,当你不再把是否要带孩子出国旅游当成一个问题的时候,它就不再是个问题了。
当孩子还小,周围的一切足够他探索的时候,没必要苦哈哈地为了带孩子出国而出国。当孩子慢慢长大,你觉得是时候带他们出去走走看看了,那么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未知,不在于你花了多少钱,走了多远路,而在于你用了多少心。
当我们的内心准备好了,在哪儿都不是问题。
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成长。
为人父母,我们一直在路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