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年级,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对立”的次数较之以前有所增加。有些事件,是因为现场“对立”发展至一定程度,导致小事变严重,关系变紧张,师生之间,两败俱伤。事后反思,其实有些问题,是要缓一缓再去处理,结局会更好一些的。
昨天一直在调查某学生遗失电话手表的事件,因为没有任何进展,所以我的情绪是挫败夹杂着气愤,我也想不通:为什么有些学生就是咬紧牙关,不诚实以待呢?(也许,这也是我的执念吧。)
夕会时间,我夹着语文书进教室,准备和孩子们探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关于“碰壁”的问题。刚进去,他们正在看一部印度电影。因为铃声响起且有学习任务在即,我便暂停电影,顺口问:“谁开的电脑播放电影啊?”
又是那一幕守口如瓶出现了。
“我不反对你们休闲时间看看电影,印度电影也有很不错的片子,我只是想知道,是谁开电脑放电影?”
就是没有人站出来承认。我内心的挫败感急剧上升,作为一个班主任,问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得不到答案,岂不是太失败了?
由胶着,到尖锐,最后在我的压力之下,同学们说出了小z。
然而小z无论如何就是矢口否认,他紧绷着面孔,咬紧嘴唇。直到最后,不堪压力,颓然承认。
夕会下课后,同学们陆陆续续到实验室上科学课,我把小z带到办公室,结合他一个学期以来在学业方面的退步,对他进行了声色俱厉的批评,我的“演说”完毕,他流泪了。
晚上,我给小z妈妈发了语音留言,首先请她留意孩子回家有无异常,因为我今天严厉批评了他。其次陈述事件始末,介绍孩子在学业和行为方面的表现。最后表达我的观点:六年级了,希望孩子能更专注于学习,提升自己。
看,这一系列的举动,多么“老师”,多么“班主任”啊!
然而,事情如何发展?我又会有哪些反省呢?
过不多久,小z妈妈给我一一回复。从她的回复中,我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消息。
首先:为什么孩子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问题?小z妈妈解释,她一直对小z非常严格,如果孩子做错事她会进行严厉的惩罚。久而久之,小z对此留有心理负担,很害怕承认后的遭遇,所以,才有了那一幕的“负隅顽抗”。
其次:小z为什么会出现我所说的“不专心、落落寡欢”。小z一直好动,上学期刚转来,表现非常好,这学期,便回到原来样子,也是放松了自己。说到“提不起精神”、“落落寡欢”,是因为他近期和好朋友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一直信赖的好友说他“偷藏东西”,他很受伤,所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小z妈妈给我发了很长的一段话,大意是和孩子谈了很久,也反省了自己的问题,会和孩子多交流沟通,并支持老师的处理方案。 其实,何止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老师,也是一样啊!
当老师快十年,我发现自己职业病有些严重了。发生问题,动辄对学生进行道德审判,道理比车轮滚得还快,不需要打草稿便可长篇大论。出发点,是为了对学生负责,可是,这样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
回到问题发生的现场。我为什么要那么急于得到答案呢?就算小z已经被指认而不承认,我为什么一定要现场就得出一个结论呢?缓一缓,静一静,给他一点时间,也给我一点缓冲,彼此冷静下来,也许他会有所动容,我又何至于气的心肝疼呢?
老师的病,就在于太自信,太急切。我渐渐开始有些讨厌这一点了。孩子,总归是个弱者。他们在学校经历的很多事情我是不知道的,而“蝴蝶效应”也许正发生着。孩子有多个面,别忘了,除了老师,还有更重要的教育影响因素——孩子的家庭,孩子的父母。放下情绪,留出空间,多了解一点,自然会多理解一些孩子言行的始末,“对立”又怎会有出现的机会呢?
老师,别太把自己当“老师”了,当成凡人,当成俗子,也许更好过一些。“法海不懂爱”,我可不想变成一个面具化的不懂孩子的“圣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