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我愿和大家一起相约去圆明园汲取力量

186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的罹难日,也是全体中华民族的罹难日。融古今中外名园于一体的“万园之园”,在大火中成为一片焦地,对于这场大火,我们“不能忘记”。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圆明园也将举办系列纪念活动。

我在写了近100篇圆明园的文章后,内心深处越来越涌动出无限的感慨,我愿和大家一起相约去圆明园,去看看那些虽已被修复,但仍然只能称为遗址的一个个景点,义务地向所有来参观的人讲解它曾经的辉煌,背后的历史,唤起大家的自信和奋发的精神,激发出奋斗的力量。

圆明园本身涉及到中国建筑学、园艺学、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植物学、美学乃至文学等众多领域,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一份文化遗产,即使它现在已残缺不全,伤痕累累、千疮百孔,但它依然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强大的知名度,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认真地对待它,讲明它,让人们从一块石碑、一片基址、一堆碎瓦、几段文字等饱经沧桑的文物中去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屈辱,读出民族的智慧和悲伤,同时也感受到肩头的责任,铭记起时代的期望,凝聚起中华儿女深厚凝重的情感。

关于圆明园的记忆永远不能遗忘。牢记历史不是为了清算历史,也不是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更不是为了要自命清高,当阿Q,而是要让大家明白,落后就会挨打,不自强就会受伤,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落后就会挨打”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一句丛林法则,但也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也应该牢牢地记在每个人内心深处,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用自己的行动,哪怕是最微弱的行动去让自己强大起来,让自己一天天变得更好。

圆明园是一座丰碑也好,是一块伤心地也罢,它其中的一切每时每刻也都在发生新的诠释,产生新的意义,它已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有符号意义的地方,变成了大家心目中无法取代的一个标识。

圆明园,我们要多去看看,要从沉痛的哀叹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告诉自己每天都要努力,永远不再重演落后挨打的惨痛历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晚做了个梦,平生觉得最美丽,所以写下这些文字。 梦里的雪 在梦里 我从未遇见如此 让人惊愕的美丽 漫天的雪覆灭着...
    EgoIsRomance阅读 1,430评论 5 6
  • 至从同事小战离职后,办公室的绿植们就归我管了。前一阵子疏于管理,很多都蔫了。特别是在窗台上的,简直是一副要死给你看...
    跳舞的麻雀阅读 1,235评论 0 1
  • 前些日子与西施的微信聊天, 才知晓我们竟然都是大冠县的, 这让我太惊喜了, 之前听菲菲说过西施也是聊城的, 没曾想...
    腾菲妈妈说阅读 5,439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