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润泽他人的心去创一个润泽的教室,一个润泽的教室浸润着教室里的每颗心灵,包括最开始那颗润泽他人的心——题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次听到杜甫这句诗就会想到我们的教育,教育就是一场润泽之行。通过为师的言行举止,知识传授和文化构建去做春雨般浸润孩子成长的事。
本学期校读书会推荐了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倡导的“润泽的教室”。“润泽”它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教室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的70-80%都是在教室中度过的。所以,如何构建一种健康和谐的教育,如何让教育漾溢人本精神,如何让教育充满人性的魅力,首要的应该把我们的目光和行动投向教室。
看到这里,我心中小窃喜,因为我觉得自己开学初的班级文化建设本意就是想构建一个润泽的教室。
书,香远益清,其芳醉人。
除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润泽,“润泽的教室”还有什么特点呢?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这是佐藤先生对于“润泽教室”的诠释。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教室里,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每个学生都能打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在与每个学生谈话的同时,也能静静倾听出孩子们心中的话语。在课堂上,老师听的不仅是学生的发言,还有他们言语背后所包含的心情和想法,无声的言语比有声的语言更珍贵。即我们所说的“儿童立场”。所谓蹲下身子看学生正是要达到这种境界的必备条件。在这样的教室里,“大家”这个词不能再频繁使用,有的是一个个鲜活有个性的学生,老师即使是在对全班讲话,也要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与每个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润泽的教室”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最充分的尊重和满足,而这也正是教育人性魅力的最好体现。
反思自己,我的教室离这种“润泽”有多远?
在课堂上,我重视了与孩子间的交流,重视了孩子之间的交流,但这种交流更多的停留在了对某个学生个体的交流上,我看重学生积极发言的课堂气氛,但细细深究,我却忽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用心倾听。其实追求课堂活跃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不知在这种活跃的背后,到底有多少学生的发言是心甘情愿又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别人发言时到底有多少学生是在认真地倾听?我们教师自己又认真倾听了几个学生的发言呢?用佐藤先生的话说这种“活跃”其实是教学中的一种假象。这种活跃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创新的机会,也将发散思维的幼苗扼杀了。
“在润泽的教室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和满足,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读完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我不敢说已经完全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但我想,埋怨声中,我们永远看不到绿色教育的一线曙光。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要知道,我不是一个教书匠,我是受社会所信托的人,社会把培养、教育新人——未来一代的事业托付给我,这是我的最崇高的事业,是我的头等大事,是我的职业义务,这是我的使命。”教书育人,这是我们的使命。每一位老师都是爱的暖阳,是德的春风,是才的源泉,让我们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的四月天。愿我们成为孩子们知识的源头活水,润泽每一个求知若渴的心田,让他们在我们的掌心里拔节,在我们期待的眼神中穿行,直至迈入神圣的大学殿堂。所以,要想润泽他人的首先就要润泽自己,克服焦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静下心来,静静地倾听,耐心地等待,创建一个润泽的课堂,一个润泽的教室,润泽他们更润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