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觉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批评教育是让孩子明白规范和边界的必要方式。《不管教的勇气》这本书,让我对批评有了新的认识。
01批评往往没有用
孩子心智还处于成长过程中,对于情绪的把控还不够,他们往往无法客观地认识批评的意义。结合自己养育孩子的常识,批评往往没有效果。每次,大女儿被批评后,总是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我也常常会因为她不能认识到错误而心情不好。批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亲子关系。
02 见效的批评会怎么样
会有见效的批评吗?当孩子惧怕父母的权威,或者因害怕不更改带来的严重后果时,批评可能很快就达到效果。比如,父母以威胁,以剥夺孩子的某些权利为交换,但这样的后果,便是孩子在权威面前变得很懦弱,在弱小面前可能又会肆意妄为,内心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自我约束。
03 父母批评孩子的心态
面对孩子任意妄为的行为,父母可以给孩子解释正确的规范是什么。有人会说,孩子很小,可能听不懂父母的解释。这其实,就是认为孩子与父母不平等的心理。但孩子也需要公平对待,大人不能剥夺孩子听取解释的权利。孩子真的听不懂吗?未必。很多道理,也都是需要潜移默化才能让孩子接受的,这是一个过程。
作为父母,可以想想批评孩子有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如果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那么就要尽快放弃这种无效的方式。应该如何做呢?
01尊重孩子
也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孩子,放低心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一样的人,不剥夺孩子的权利,不随意在孩子面前释放自己的愤怒,这样就容易控制批评孩子的冲动。该解释,就解释。该分析,就分析。
02 为孩子提供帮助
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孩子多半是懂得的。这时可以真诚地问问孩子需要什么帮助。如果孩子需要帮助,那么就要发挥家长的作用,为他提供力所能及助他成长的力量。
03 发现孩子的优点
答案往往在别处。让孩子做得越来越好,除了停止批评和唠叨外,最能激发孩子动力的,或许是在孩子做得好或者发挥价值的时候,予以肯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能量。当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多时,周围的黑暗自然也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