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仆射任江州刺史时,被殷仲堪、桓玄所驱逐,狼狈逃往豫章,生死不明。(他的儿子)王绥在京城(没有父亲的消息),既在神情上表现出忧戚之色,又在起居饮食方面都有所节制。当时的人把他称为试守孝子。
【原文】
王仆射在江州,为殷、桓所逐,奔窜豫章,存亡未测。王绥在都,既忧戚在貌,居处饮食,每事有降。时人谓为试守孝子。
【典故】
试守孝子:秦汉以来任用官吏需先试用一年,称之为试守。王绥在父亲生死未明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按守孝的的规矩来行事,犹如试用官吏一样,故称。
【人物】
王仆射:王愉(?-404),字茂和,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国宝异母弟。王国宝为司马道子亲信,力主削弱方镇势力。王恭等讨王国宝,王愉因为与王国宝异出,而且两人素来不协,故得免祸。王国宝死后,出为江州刺史、都督豫州四郡、辅国将军、假节。不久,殷仲堪、桓玄、杨佺期举兵应王恭。王愉无备,仓皇逃奔临川,后为桓玄所得,除会稽内史。桓玄篡位后,以为尚书仆射,故称王仆射。刘裕攻破桓玄,王愉作为桓氏的女婿,又曾经轻侮过刘裕,心不自安,便暗中勾结司州刺史温详,谋作乱,事泄,被诛,子孙十余人皆伏法。
殷:殷仲堪(?—399),陈郡长平(今河南淮阳)人。能清言,善属文,其谈理与韩康伯齐名。谢玄请为参军,又为长史,领晋陵太守。以孝闻名,晋孝武帝召为太子中庶子,甚相亲爱,授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振威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镇守江陵。安帝时,两度响应王恭起事讨伐执掌朝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以及王国宝等人,在王恭死后又与桓玄及杨佺期结盟对抗朝廷以求自保。后与桓玄反目,战败被俘,自杀。以其曾为荆州刺史,故又称殷荆州。
桓:桓玄(369—404),字敬道,小字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桓温少子,形貌瑰奇,风神疏朗,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历官义兴太守、江州刺史、都督荆州等八州郡军事。曾与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对执掌朝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以及王国宝等人。后与殷仲堪反目,打败殷仲堪而并得其地。元兴元年(402)举兵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掌朝政。次年代晋自立,国号楚。不久为刘裕所败,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死,时年三十六岁。
王绥:字彦猷,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王愉之子,桓玄之甥。少有令誉,后为太尉右长史,甚得桓玄宠待。桓玄篡位后为中书令。刘裕讨桓玄,以为冠军将军,累迁荆州刺史。因父谋逆,与弟一起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