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母亲又打来电话,还没等她开口,我就告诉她,我们明天就回乌鲁木齐了。
母亲说,那就好那就好,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你们回来不就安心了吗?
我说,妈,你们不要太操心了,我们自己也有数,也注意着呢。
母亲说,怎么能不操心啊,想着你们在外面,我和你爸连觉都睡不好。
我和妻子从乌鲁木齐到西安看女儿的时间,正好是南京疫情发生的时间,然后全国多地开始扩散。为此,父母亲基本每天一个电话,催促我们回来,有时候甚至到了急得骂的程度,说见了面待几天就好了啊,怎么这么不懂事!
两个将近八十岁的老人,虽然住在新疆阿克苏,和我住的乌鲁木齐隔了一千公里,虽然我一年只能回去一两次,最多呆十几二十天,但在他们心里,在疫情之下,新疆人只有回到新疆才算安全。
这是我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的操心。
但他们忘了,如今我也是父母,我来这里,也是看我的孩子。因为疫情关系,我们有整整两年没有过来看过她,她也是一个人在新疆之外的城市打拼,而我们确定要回的日子,正是她为了陪我们,申请了三年中第一个年休假被批准的日子。
父母可以牵挂着我,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但好歹,我和妻子可以互相陪伴。但女儿作为我们的孩子,就因为她是一个人,更让我们没办法不牵肠挂肚。
按照父母的要求和想法,我们匆匆离开,回到乌鲁木齐,他们就可以安心了。但我们呢?我们没办法陪伴她多一会,没办法带走她,那我们的离去,除了安了父母的心之外,我们的心和我们孩子的心怎么安?
其实,牵挂和陪伴的要求都没有错。
没有一点责怪父母的意思,因为我也为父母,我非常能理解父母对于孩子的心情。在任何艰难危险的时刻,孩子永远是排在父母心里要守护的第一位。
我也不希望女儿质疑我的父母,因为我的父母给我的爱,我同样一丝不少的映射在女儿身上,并不缺乏。但父母的爱,在特殊时候,只可能有那么多,也只可能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这都是父母的本能和无法改变的情感,但对于像我和妻子这个年纪的人,在为人子女和为人父母之间,却很难找到一个容易的平衡。
一年中,能被自由安排的时间并不多,父母和子女两方,都是不能割舍的存在。一面多了,一面自然就要少,陪了一面,心里就会牵挂愧疚另一面。因此,每个假期,都是我们的纠结。
这也许,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最难吧。但难了不怕,怕的是你能陪伴的时候没有时间,等有时间陪伴了,一面不在了,一面不需要了……
两种失去,都没办法表达。
哪有一种爱可以简单又条理清晰啊!爱越深,越心乱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