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抱怨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了年味?
近日看到的一句话深受启发。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都在为童年缝缝补补。意指潜意识当中,我们一直在为童年的缺憾而努力改变。
那么换言之,童年经历过的美好同样在心底根深蒂固,恐怕此生都不能忘记。
听懂了吗?
原来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童年的味道,包括过年。
童年与成人后的世界早已大相径庭,物质的,精神层面的,心态都在潜移默化中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那眼中的年还能一样吗?
孩童过年是没有负担的,你看看身边,过年只有孩子们最快乐。
不必为生活的艰辛劳心费神,肚子饿了有家有妈,没钱花了向家人伸手,莫说小孩,如今啃老的巨婴比比皆是,又何况小孩呢?
没有负担,不被生活所累的年当然轻松,可那是回不去的童年。
“舟已行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我们童年的时候能吃上白面大馒头,吃一顿香喷喷的羊肉胡萝卜饺子,对我们而言,那就是现代人眼里的大餐。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我们啥好吃的没吃过?年节可以吃好喝好,还不用干活,这些稀松平常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又怎能激发我们的幸福感呢?可在童年时期,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我们还挣扎在温饱线上。
饿了糠也甜,饱了肉也嫌。
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甜,那就去尝尝过去的苦,体会下饥饿的滋味,幸福感触手可及。
今人的生活条件优渥,所以再往上追求的空间就越来越小。
有人说,我还没有豪车大别墅,没有周游世界,没有那身向往已久的华服,没有……
凡此种种,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根本。
追求的本质就是永无止境,欲壑难填是人的本性。得到的那一刻,幸福感不会停留太久,很快消逝。
譬如现在的我,能独守一份清静,美美歇上几天,那就是幸福,就是我要的年味。但不能太久,久了同样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