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文字爱好者,我深知文字的魅力无穷。在撰写属于自己的文字内容时,我清醒,愉悦,我知道我可以用文字制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
但同时作为一名新媒体内容编辑,我也深感文字在当今时代在内容表达上的困境。在直播、短视频、H5、条漫等内容传达新形式的冲击下,文字本身的意义似乎越来越不被人重视。
深度文章的受众越来越少,人们只想看短平快的热点,纯文字内容的读者是珍惜物种,人们想看的是形式多样的内容表达,文字越来越只像一个陪衬,衬着图片,衬着视频。
我并不贬低和否认新表达形式的诸多优点,但我只是想为文字的困境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因为文字在曾经的历史中和当下,地位和影响力有着3太大的差距。
01 我无比向往过往时代
▼
我无比向往初代文明时,文字惊人的震撼力。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形成于约公元前1776年,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上面用文字记载着的3500行,282条法律,所涉及的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等内容对当时的民众产生了无穷的震撼力。
这块目前位于巴黎卢浮宫内的古巴比伦石碑,上面的雕刻十分精致细腻,它不仅是用来研究古巴比伦经济、政治、文化等形态意识的重要文物,也是文字在当时重要性的证明。
当时能见到的文字不比现在随处可见,每一笔一划的雕刻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被国王钦点用文字使其具象化且不易消逝的法令条文,在早期文明,对民众具有十分大的影响和震撼力。
规章制度在民众心间渐渐概念化,法律的约束力自古有之,古今中外不曾例外,而这份力量的最初形态,是文字赐予它的,是文字将法这一概念具象化。
我无比向往印刷时代文字引领下人们的智慧无穷。
在尚未发展出电讯革命的印刷时代,人们对于知识信息的主要输入来自于纸张上的文字。而文字的输入形式,为人们锻造了一种终身受用的思维方式。
印刷时代人们最爱做的娱乐活动是听他人演讲。当时的演讲持续三个小时以上的比比皆是,演讲双方并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准备过后才开始,随便拉个人在显眼处开始辩论演讲,身边的人便聚集聆听。
双方讲话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对手的语句、论点、逻辑,以准备随时反击,台下的观众也需记住,否则若听见一方反驳另一方时,用的是对手两个小时前的论点,而听众不记得,则会出现认为演讲者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这对于参与者的逻辑思维和记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而现在,多少人听见某一位名人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图片,是一个个媒体所报道的事例?而不是他本人说出的可以用来作为你观点证明的话语?承认吧,即使是你最喜欢的建国,提到他你最初也只会悲伤于那只消逝的蛙。碎片化的信息接收并不能让我们有更好的逻辑能力,同时还会令我们失去本就为数不多的耐心。
文字的重要性不仅不被人所重视,不然为何多所高校甚至要专门开启写作课?不然为什么说到某位明星喜爱阅读时甚至能被称作优点?毕竟,写作、阅读,这些事情在很多很多年以前看来,是多么正常的事情。
而且,最初被发明用以记录真实的文字,也越来越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
02 文字从真实走向失真
▼
近来,有一种内容方式兴起,即格言bot。将嵌入在文章或者书籍中的部分话语摘抄出来,在将文学公共化的同时,文字却变成了一种看似凡事皆有所指,却又凡事无法切入肌理的符号。同时,人们在剥离全文内容的背景下,无法理解格言的真正含义,从而在用某句经典格言描述当下某种情况时,会产生断章取义,文不对题的情况,常常令人啼笑皆非。
正如这一句句的格言,你真的知晓它的真正含义吗?
▲你真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林徽因本人是一位学识渊博心怀天下的女子,但是更为人熟知的是她的爱情,相较于建筑大师、才女等身份,人们更加关心的是她的爱慕与被爱慕。信息的海量和耐心的稀缺,令人们想迅速从文学作品中“窥伺”她的生活,于是在词不达意的格言中,将“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断章取义成了她写给徐志摩的情书,丝毫不知那是林徽因作为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诗。
躺枪的内容数不胜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嵌刻作者悲凉生命历程的诗,因为字面上可读的灿烂情绪,以及脑海中浮现的斑斓盛大之景象,被读者赋予了一种美好意向。他们不知道作者的过往平生,不知道作者在作此诗两个月之后卧轨自杀,他们知道这句话出自名家,画面漂亮。
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媒介、教育、自身不思考等多重因素下,被曲解成作者的爱国大义,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不可否认,鲁迅先生的爱国之情,但若是了解“孺子牛”的来处,便知这理解错得离谱。
换句话说,但凡知晓这首诗的名字为《自嘲》,也不至于如此。
不仅仅只是格言bot的去时代背景化特征为大家的误用和曲解带来了影响,毕竟大众所接收的文字内容,哪些又是背景完整,不带作者主观观点的呢?
但若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向媒体、教育、或者科技发达带来的负面影响,则又十分“政治不正确”了。传达者基于自身的目的,或分享,或表达,或吸引他人眼球,而将虚虚实实的消息发散,但在文字的解读和传播过程中,接收者的不考证,也是造成当前文字困境的主因之一。
03 文字为何面临如此困境
▼
大部分接收者的不思考和不查证,使得所接收内容的真假性,仅掌握在作者和小部分知情者手中,人云亦云的为大多数,无根无据“站队”的也是大多数。
仅凭微信对话的截图就得以传播的谣言还少吗?仅凭一个视频或者照片,再配上一个UC震惊部的标题,就将事实完全曲解的事情还少吗?仅凭部分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就将自身情绪带代入事实中断章取义的还少吗?
车水马龙的街道,步履匆匆的行人,刚加完班的人们在夜晚十点半的地铁上昏昏欲睡......生活太快了,生活在逼着你前进,但是不是让你不带脑子的前进,追求速度不追求质量的生活是走马观花,是毫无意义。
人类传播经过了形体与信号时代、说话与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互联网时代六个阶段,人类造就了科技和时代,最后却也是人类顺应着科技和时代培养出身体的惰性和大脑的愚昧无知。
人类创造了网络,发展了快于以往的4G5G,短视频有了一片适宜生存的土壤,它顺应时代而生,但现在大家被它用欢愉绑架,用便捷禁锢。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
早在2019年2月CSM媒介研究发布的《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18-2019》报告中就显示,在各视频形态中,短视频应用已赶超电视、网络视频,成为使用率最高,具有高使用黏度的视频形式,由于其便捷性和大众从中获得的娱乐感的促使,其已成为”杀时间“利器。
人们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十几秒或者几分钟的短视频让人们认为观看即吸收,又或者信任自己的自控能力,但是往往说好只玩半个小时,结果半个小时之后天亮了。在短视频的土壤之下,人们的思维被培养得更具有“点型化”特征,海量的视听信息令人们脑中难以拥有清晰完整的结构图。
04 慢慢来 比较快
▼
我并非将责任归于短视频,它只是互联网科技发展的衍生物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下,“快”已经成为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形容,亦是一种控诉。不奔跑抢不到回家公交车的座位;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竞争压力过大,于是要迅速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虽说时间是海绵,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但是内心状态和外在环境,已经将自己仔细看文字的耐心一点点地消磨。
在以往“人闲车马满”的时候,若说文字是“主食”,不仅地位重要,而且可以一点点的细嚼慢咽,现在的文字则更像是下酒菜,衬着一个又一个的内容表达新形式,人们被培养的“娇生惯养”的思维,需要在以更便捷更迅速更易让人接受的形式下,才能吸收本由文字就可以传达的信息。
图像、视频、阐述等的确可以为文字做更好的说明和解释,加深人的印象和理解,但若是反客为主,那便是得不偿失了,因为最后观看者依旧不对视频中的内容进行思考,那么当你看完每一个视频,收获的只有时间的流逝,和一个依旧的自己。
文字的重要性逐渐被新的表达形式所淡化,反映的更是人们内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又或者说,是人们内心的浮躁,导致了文字有当下的局面。
从整体上来说,时代走得太快。昨天的文章还没有写完,今天看见有人出了一篇爆款好文,前天看见的一个视频剪辑技巧还没有学好,今天就看见又有大神出了一个超强视频剪辑,时代总有人走在你前面。但从个体上来说,谁如今在某项领域上的”快“不是由一个又一个“慢”的脚步堆砌出来的呢?
所以啊,慢慢来,比较快,毕竟没有谁不耕耘就能收获一整个秋季。
参考资料:
1.《CSM媒介研究首发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界面文化《文学不应在无人处流浪:文学bot有格言化的危险,亦有公共性的可贵》
4.界面文化《金句时代:从“面朝大海”到“人间四月天”,我们如何误会了经典?》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6.雷·布拉德伯里《华氏451》
05 文章中的自我审视
▼
这篇文章从构思到成文断断续续花了我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在其间我多次对于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产生了多次质疑——部分人的金句误用可以代表整体人的认知水平下降吗?人们真的在新形式下就无法构成点面思维吗?文字爱好者还有这么多凭什么说文字失去了一定地位?现在互联网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没有文字怎么产生内容......
我开始想是不是我杞人忧天,我以己度人,以及逻辑不自洽?我并未一叶知秋,而是一叶障目?越往下想越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否过于主观性。在这篇文章上,我沮丧、怯懦和沉默。
可是最后把我从情绪中拉回的是一本书和摘抄本上的一句话。
《华氏451》中消防队队长毕缇对主人公消防员Guy Montag说,书是愚蠢的,因为他们是矛盾的。我可以用让你深信不疑的书来反驳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书是无耻的叛徒。
那么如果书本身就是可以相互反驳的,是具有主观性的,那么我为何不能在此篇文章上坚持我所认为的?
若有失偏颇,我已尽我所能摆出论据,并非无根无据。若的确如此,那么就如海恩法则所说,“任何严重事故都是有征兆的,每个事故的征兆背后,还有300次左右的事故苗头,以及上千个事故隐患,要消除一次严重事故,就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并果断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而我则有幸发现这起征兆并将其表达。
仔细理解文字,将其间含义铺展开来的确需要花很长时间,但每一步都会走得很踏实,且受益匪浅。如果世界最后变成了《华氏451》中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几乎限于屏幕上,所谈论的事情浅表化,世界将会多么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