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终于在我的几次努力下看完了,带来的除了泪水,还有思考: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
一个以为不会走,一个以为会挽留。可是,倔强和面子作怪,一个还是走了,另一个也没有挽留,就这样错失了最美好的一段感情。
孟云深深地爱着林佳,林佳也刻骨地爱着孟云。五年的感情,那么刻骨铭心,他们都等着对方挽回,都等着对方低头,或许只是一个电话,一个短信,相爱的两个人就可以和好如初。但最终的最终,他们谁也没有低头,谁也没有挽回,谁也没有放下自己的面子,成了再也没有交集的平行线,永远分开了。
本来,孟云有一千个机会可以和林佳和好,有一万个机会可以告诉林佳他还爱着她,在林佳在KTV到处找他时,在林佳发烧了孟云打算送药时。林佳也可以有一万个机会可以和孟云和好,在她生病、孟云打算送药时,在她回忆和孟云的过往,暗自垂泪时,只需要一个电话,亦或是一条短信,孟云就会快去来到她的身边。……太多太多的机会,可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他们谁也没有妥协,谁也没有低头,终于让这对“有情人”彻底分道扬镳。
用一次次的自尊与倔强错失每一次和好的机会,把最后的感情演成了狗血的剧情,没有意外。
看得有点心焦,有点心痛,有点无法接受。林佳爱孟云,没有任何杂质,孟云也爱林佳,没有任何隐瞒。这么纯粹的爱情,依然败给了面子,有点可惜。
看到他们彻底分手后,孟云兑现诺言,扮成至尊宝在繁华的街道,不顾众人异样的眼光,大喊“林佳,我爱你!林佳,我爱你!”林佳兑现诺言,吃芒果吃到过敏,直到不省人事,送进医院抢救。我的眼泪潸然落下,为他们那份痴情,也为那份遗憾。但,这就是现实吧?
我没有体会过林佳那样的爱情,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各自内心的痛,内心的伤,但痛过伤过之后,一切都释然了。林佳最重选择了不爱、但可以给她安全感的王鑫,孟云最终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像林佳的王梓。
剧情有点狗血,但看得如痴如醉。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遗憾,也充满变数。最爱的不一定在一起,不爱的可能就是陪在身边的。
因为面子,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成了千古遗憾的悲剧英雄,让人扼腕叹息,让人唏嘘感叹。
读《西楚霸王》,看《王立群读史记》,每当看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项羽,“宝马赠亭长”“头颅赠古人”悲壮自刎时,都忍不住泪如雨下。称雄一世的英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爱父老也爱亲人的热血男儿,却败给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安邦定国不如萧何,排兵布阵不如韩信的刘邦,以如此的草率方式结束了自己,让人不忍卒读!
项羽完全有机会卷土重来,完全有机会再报乌江之仇,可是,他没有,因为他觉得即使能够逃脱此一劫,他觉得“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所以,他选择了悲壮地离开。把自己的头颅赠给曾经在他手下,后来却背叛他,投了刘邦的故人,因为刘邦曾经下令“斩杀项羽者可以封万户侯”,他在死前做了这样一个人情。他死得悲壮,荡气回肠,成全了别人,毁灭了自己!
“无颜见江东父老”,归根结底,是项羽的自尊不允许他再活下去,即使死,也不能不要面子,他的面子此时比丧命重要,比失国重要!
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唐代诗人杜牧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南宋词人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们为项羽感叹,惋惜。
唐代诗人胡曾也写诗“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末句“耻向东吴再起兵”,一语道破,项羽自己愧对江东父老,有机会也无颜去再度争取了。一个耻字,也点出了项羽心性中的高傲,并非难以逃生,只是残喘不屑苟延,昔年随征的儿郎已死,我何颜再回江东?英雄迟暮,没有一丝哀婉,有的是满满的壮烈,有的是虽死尤壮的气节。宁愿死,也不能没有尊严的活着,面子对于项羽来说,重于生命与大业。
霸王项羽的确让人怀念,让人叹惋。他英雄一世,敢作敢为,铮铮铁骨,豪气冲天。“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何等的豪迈!真乃盖世英雄,震古烁今,光照日月。但这样的一位英雄,却败给了面子。
面子,让有情人分道扬镳,让英雄悲壮赴死,真的不值呀!
我依然觉得,如果有情人可以终成眷属,放下面子又如何;如果还有机会卷土重来,暂时苟且偷生又有什么不可呢?
面子,真的没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