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跟我一起来想象一下以下的场景:
1 你坐在某个教室准备听课,进来发现讲师在教室前面,坐在一个梯子上讲课,你一定会觉得对方很奇怪,大家都会拼命的想要劝他下来,告诉他这样危险。可是,事实是怎样的呢?即使这次从梯子上下来了,那么下一次,他可能会站到桌子上,椅子上……他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2 有些富人明明很好有钱,却从来不轻易花,而是把钱放在家中看着。也许你跟我一样想起了那个守财奴葛朗台,在他眼里,女儿妻子都不如他的一枚金币,这并不是巴尔扎克时期独有的现象,现代生活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为什么呢?
在阿德勒看来,这些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一人内心的真实需求,而最关键的其实是他内心的自卑情结,他们需要一个出口来展示自己,他们需要被看见,需要安全感,而这一切的形成,其实都跟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这便是我们期待去探讨的关于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
说到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系列作品是我们最重要的入门。阿德勒全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他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源自百度百科)
与此同时,相信有不少朋友跟我一样看过《被讨厌的勇气》等毕竟通俗易懂的书籍,这些都是阿德勒一生都在做的探索,关于个体发展中,自卑和超越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阿德勒本人便从小在自卑中一步步超越而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他有着怎样的童年呢?
他的模范好哥哥总是这方面都表现比他优异,5岁时得了肺炎,让他决定要当医生,虽然上学后依然学习平平,再加上哥哥的优异表现,他曾一度很自卑,却因为父亲的鼓励,不断的超越自己,最终成为了一名医学博士,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他慢慢的发现了自我的成长,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卑的过程。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困扰我们的自卑感并不是“客观性事实”而是“主观性解释”。
阿德勒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有阐述这个观点,而这其中,最系统最经典的著作当属《自卑与超越》一书,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们在童年时期的一系列自卑情结,并提供了克服自卑心理,不断超越自己,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在这本书中,阿德勒所说的追求优越是指实现自身完美所做的努力,并不是为了要超越他人。
那么,通过本书,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来更好的认识自卑和人生的意义。
一 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 每一个神经病患者多多少少都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及跟整个情境的接触。他想要和生活中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保持距离,并将自己局限于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之中。以此方式,他为自己筑起了一座窄小的城堡,关上门窗并远隔清风、阳光和新鲜空气,虚度一生。至于他是用怒吼、呵斥或是用低声下气来统治他的领域,则是视他的经验而定。如他会在他试过的各种方法里,选出能够最有成效地达成其目标的一种。
比如一些犯罪分子,其实都有极度的自卑情结,都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只是错误的采取了其他的方式。
二 人人都有自卑感
事实上,人人都有自卑感。关于这一点,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就有深刻的论述: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自卑感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激励了人不断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碍,在有限的生命空间内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很优秀,可是,对于他本人而言,因为还有更优秀的,所以他也会感到自卑,再加上他的成长环境背景的影响,会令他陷入难免的自卑感。
三 成长过程,就是一次次超越自卑的过程
人人都有自卑感,但正是这种自卑感,成为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促使我们改变自身的处境,不断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学会社会合作,认知决定行为。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 你知道自己英语口音不够好,那就刻意练习来改进,意识到自己身材不好,那就开始健身减肥,这些都是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自卑,超越自我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让我们一步步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四 找寻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
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意义,因为他们活在三种联系之中:
1、人活在资源有限的星球上(所以人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
2、地球上不只有一个人在生活(所以人要与别人一起生活);
3、人类有两种性别(所以人要构建家庭,保证延续)
“生命的意义”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 能够为众人所分型,为他人所接受。它可以成为解决他人问题的一个样本,它将个人意义建立在对他人生命的贡献上。一想到我所做的一切于他人有益,就很难自卑下去。通过学习,不断的了解自己情绪的来源,这样才能更好的和身边的人相处,无论你过去是怎么度过的,这都对你的未来没有影响,决定你未来的是现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人的一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完善自己,绝不能放弃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再次回到本书,关于开头的例子,相信你我都有了答案,《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自卑,帮助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摆脱自卑情结,从而使我们改善生活,在工作和事业上有所突破,学会与他人合作,并最终找寻到自己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