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小时候我们天马行空,在幻想王国上天入地;长大了我们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森林里日渐麻木。我们的想象力到底怎么了?
前不久的一天,四岁的孙子 Gopnik 和爷爷 wistfully 一起相处,爷爷对孙子说「我多想再当一回小孩子」。孙子想了一会,给了爷爷一个建议:爷爷不吃蔬菜就可以了。他的逻辑是:吃蔬菜会让小孩变成大人,只要不吃蔬菜,就可以从大人变成小孩。
没人任何一个大人会有此想法,但是任何一个 4 岁孩子都可能讲述这样的故事。幼儿的创造性似乎超过了最富想象力的成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异常想法的能力如何变化?变化发生在青春期?或是更早?为了调查这些问题,我们和同事最近进行了几个实验,我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中发布了这些调查结果。
我们把实验者分成不同的组:4-5 岁组;6-11 岁组;12-14 岁组;成年组。
实验一。我们向他们介绍了一个特殊的装置,当把特定的组合积木放在机器上,机器就会亮起。再具体讲,有两个方式能让机器亮起来:一些特定的单独的积木能让机器亮;或者通过不寻常的排列组合使机器亮起来。
实验二。我们向他们描述了两个小伙伴:玩滑板的 Sally,玩滑板车的 Joise。实验者听后描述一下这两位小伙伴。为什么介绍个场景?通常来讲听到描述后,关于 Sally 和 Josie,会有一个大众的感觉 ——Sally 比 Josie 更勇敢,或者滑板车比滑板更安全。
实验一结果:实验一的结果直截了当。学龄前的儿童最具创意,给出了很多不寻常的答案和解释。学龄儿童创造力稍逊一筹。而青春期则有一个戏剧性的下降。青少年和成年人总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解答(原因),即使不符合数据(他们真的没有搞清楚为什么)。
实验二结果:在第二个实验,解释社会学问题的时候,和实验一明显的不同。我们认为,学龄前的儿童比 6 岁以上儿童或者成年人能给出更多的创造性解释。但结果是,青少年在实验二给出了最具创造性的解释。
问题来了。
为什么想象力/创造性/创意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呢?一个可能原因是随着我们的变老,我们懂得更多东西。这当然是个优势,但也容易让我们忽略我们失去创造力的事实。我们太在意改变了。
这可能与两种思维方式有关:科学家称之为「探索」与「利用」。当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时,成年人通常会利用世上现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我们通常都试图用已经准备好的解决方案,或者是有相关经验的方案来处理问题。话句话说,探索,尝试新的东西,可能会导致一个不寻常的想法,一个不太明显的解决方案,一个新的知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浪费时间思考一些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漫想,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都会这样做。
这个想法提出了关于人类进化悖论的解决方案。我们人类拥有漫长的童年和青春期。为什么我们让孩子这么长期的无助?为什么大人投入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们?
答案是:童年和青春期,最起码有一部分,是被上帝设计来解决「探索」与「利用」之间的关系的。在生命的这些时期,人类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在被成年人的世界影响之前,在进一步认识现实世界之前,在接受压力和责任之前,人类,有足够时间去探索。青少年可能不再关心物理世界的运作方式,但是他们探索着社会世界的一切。这可能会帮助每一代人改变世界。
原文:What Happens to Creativity as We Age?
“本译文仅供个人研习之用,谢绝任何转载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译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担。本人同意简书平台在接获有关著作权人的通知后,删除文章。”
延伸阅读:科技大佬在严格控制孩子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