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有人跟我聊起三毛,我突然想起她说过的一句话,“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这句话听起来让人难过。
我第一次知道三毛是在一九九零年的秋天,学校开秋季运动会,我旁边的同学用一本书遮阳,书名叫做《梦里花落知多少》,我对运动项目不感兴趣,就顺手拿起这本书阅读打发时间,我当时孤陋寡闻,还不知道三毛有多出名,更不知道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曾经感动过多少人。我只是觉得她的书里文字优美,情感真挚,但是却隐隐的透着一丝若有如无的绝望,就好比精神上已接近崩溃,但是又不得不强作欢颜面对这个世界,似乎是想让别人看起来自己活得还好,至于暗地里怎么孤独难过的抓狂,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我当时跟同学开玩笑说,这个作者还活着吗?同学很不满,因为三毛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他白了我一眼,说这么火的作家你都不知道,鄙视你。我说,哦哦,不过我怎么感觉她字里行间总是想要死呢。。。。。。结果,我不知道我这个乌鸦嘴说的那么准,一语成谶,不到半年三毛就自杀了。
说起三毛,我感到悲伤,因为她自始至终都是孤独的,我也是直到工作了好多年才慢慢体会到了她内心的苦痛。三毛经历了太多,但懂她的人不多,似乎只有荷西,荷西一死,三毛其实也跟着死了,精神死了,世界上剩下的只是一具行尸走肉,她曾经试图走出那个困着她的壳,但是她一直没能如愿,当时碰到王洛宾,似乎见到一点光亮,但是王洛宾那个老头又是个老实人,作为一个见惯西北大漠荒凉的乡下人来说(姑且让我这么称呼他),三毛的热情把他吓坏了,他应该是喜欢三毛的,但是又怕辜负三毛,他应该是觉得自己老了,很是自卑,配不上三毛,我不能说是西北的荒凉造就了他内心的狭隘,但是最后为了脸面他拒绝了三毛,这样,也彻底折断了三毛心里的最后一根稻草。想来三毛被拒绝时候内心是极度纠缠并且极度痛苦的,她最后选择自杀,或许对于三毛,死,是一种真正的解脱,她终于自己把自己渴望温暖渴望自由的灵魂从禁锢它的壳子里拯救出来,灰飞烟灭。不知道王洛宾老头当时听到三毛自杀的消息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是后悔,是难过,是从此一切都无法释怀?从那以后,再没听到过他的一些消息。
二零一七年的冬天,我特意去了位于青海海北州的王洛宾音乐艺术馆,想去看看关于他的故事,顺便也看看有没有三毛的痕迹,可惜当时闭馆,没能进去,以后也再没去了。我离开的时候,在纪念馆的广场上站了一会,就我一个人,感觉有些荒凉,广场四周围墙下,枯黄的杂草丛生,寒气凛冽,而天空,是那种纯净的蓝,没有一丝杂色。更远处的地方,没有叶子的小叶杨一根根整齐的站在路边,挺拔细长的枝条像利剑一样向着天空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