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面试没通过,就敢动刀子?还杀错了人!”这是我今早听到的事情缘由。这让无数人既愤怒又心寒。一场求职的失败,竟成了剥夺他人生命的“导火索”;一个本该直面挫折的年轻人,却用最极端的方式,毁掉了两个家庭的一生。
凶手前往单位面试,考试分数极低,直接被拒绝录用。无法接受失败的他,将所有怨气发泄在他人身上,本想报复特定对象,却因冲动误杀了31岁的受害者。这位死者自幼丧父,大家对他评价很好,觉得人很不错。如今猝然离世,只留下年仅三岁的孩子——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要在“没有爸爸”的童年里艰难成长。老人失独、妻子丧夫、幼子失怙,一场毫无征兆的暴力,让一个普通家庭瞬间崩塌。
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凶手背后暴露的“抗挫无能”。面试失利本是职场中最常见的挫折,有人会复盘不足、重新出发,有人会调整方向、另寻机遇,但凶手却选择了最极端的暴力。这不禁让人发问: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为何连一点失败的承受力都没有?为何会把“不被录用”这种小事,升级为“剥夺他人生命”的重罪?
说到底,这不是“运气不好”,而是心理韧性的缺失与生命敬畏感的崩塌。成长过程中,过度的保护让部分人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挫折,一旦遭遇不顺,就容易陷入“世界不公”的偏执认知;而对法律的漠视、对生命的轻慢,更让他们在情绪失控时,毫无底线地诉诸暴力。他们忘了,求职失败只是人生的“一次试错”,而非“人生的终结”;更忘了,每个生命都无比珍贵,既不能轻贱自己,更不能剥夺他人。
凶手的冲动,最终要付出法律的代价,但逝去的生命无法重来,破碎的家庭难以愈合。这起悲剧给所有人敲响警钟:抗压能力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次次挫折中磨砺而成;生命敬畏感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教育中逐渐根植。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该教会年轻人:接受失败是成长的必修课,守住底线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毕竟,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却有不能碰的红线。一时的情绪失控,换来的是两个家庭的毁灭,这样的代价,谁也承担不起。愿这起悲剧能唤醒更多人:正视挫折、敬畏生命,别让“抗挫无能”,成为毁掉自己和他人的刽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