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奇葩大会,被一个长相甜美但言语充满着逗逼的新疆女孩麦孜燕所吸引,她讲的话题是作为一个新疆人的困惑。在绝大数人的眼里,想到新疆人都想到能歌载舞,家里特有钱,不是管油田就是做切糕,吃不完的葡萄和哈密瓜。说实话,这也是我对于新疆人的所有认知。
也许这跟媒体的宣传有关,也许跟从小所看的书的引导有关,对于新疆的印象就是那样。这样的固定印象其实本质上跟我们自己内心所设定的框架有关,这样的框架来源于我们过去所见所闻,间接所见间接所闻,大部分都是间接的。
对于新疆这样的认知,当然是偏见而无知的,我们用既定有限的印象去评价一个无线的空间和人文,怎么看怎么不全面,怎么看怎么是谬论。
就像过年回家,我自己跟表弟的聊天一样。难得有机会跟表弟在一起聊天,他是一家智能摄像头公司的工作人员,对于他的工作范围,我并不清楚,只知道他做工业工程方面的东西,我对于这样一群经常对着电脑不爱说话的人,其实是有一些好奇的,好奇他们天天对着电脑,生活单调化一会不会很无聊。好奇他们每天打着代码内心世界是否跟代码一样死气沉沉。好奇他们这么无聊怎么跟女朋友相处,过个情人节也就最多发个情人节快乐的微信。
我跟表弟说出了我的好奇,表弟说,其实我所对技术男的印象是片面而偏见的,不是技术男就一定情商低,不是技术男就一定不会跟女朋友浪漫,不是技术男就一定只会在家里死宅,不是技术男就一定是没有灵魂只有打代码。
我所认为的技术男,只是我眼睛里的技术男,我把所接触到有限的技术男中所得出的结论,用来概括所做技术的所有男生,一篇盖全,以点盖面,无知而可笑。
这是一个小事件,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的思维模式。用一个我们所了解的一个小群体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去贴标签,这是我们的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自以为我们了解了世界,了解了人类,了解事物发展的所有规律,而陷入到更大的无知。
自满,就会开始去拒绝了解世界。自己以为自己够了解这个世界和事件,我们就会陷入偏见与执着。我们经常对世界的评判只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看的,这个角度是大千世界的一瞥。
我们以为我们能够掌控世界,其实那是我们自己的强大执念。不管我们多努力去认识世界,我们终究对世界都是无知的,我们对所有的事情的认知都只是建立在自己过去的经验所得出来的评价。
我们看书,我们旅游,我们跟人链接,都是打开我们眼界和世界的窗口,即使我们阅人无数,即使我们博览群书,即使我们环游世界,我们所看到的都只是这个世界的星星点点。
苏格拉底说,承认我们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之母。
承认自己无知,是对世界保持好奇心的驱动力。
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无知,就不会陷入对别人无端的评价。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无知,就能更加允许这个世界与我们的不同。
承认我们是无知的,所以就会时刻保持。
承认我们是无知的,就会允许自己和别人体验人生的千千万万种可能。在发生用我们的认知无法理解的时候,我们不会着急着对抗与评价,而是带着空杯去接受接纳与学习。也不会盲目的去相信崇拜任何人所传递的任何观点,而多一些自己亲身去实践。
当然以上所有的语言和结论都源自于我对世界的认知,会有偏见的问题,会有角度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源自于我没有办法去全面的了解圆满的全世界。源自于我的无知。
因为无知,我更了解探索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世界就是让自己心胸更宽广,去消除自己的偏见与执着。探索世界就是让自己清晰的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