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趁周末过来,喊我一起去找TONY老师烫个头发。
陪着她洗剪,烫羊毛卷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闲聊。说这一年的收获,说这一年的迷茫和无力,她一项项和我说着,春节回家之前要做的事,要给自己买一盒有助睡眠的悦眠片,要给家里的妈妈买调理肠胃的,长途火车要准备一支预防孩子生病的精油,还有,她一一掰着手指叨念着。
我看着她,脑子里想到一个词:仪式感。
仪式感是什么?小王子里说:它使得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某个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对于一年的时间有95%都不在父母身边的我们来说,春节是一个特别的时刻,它代表着团圆,代表着陪伴,代表着孝顺,代表着联络情感。每每进入春节倒计时的时光,总有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时刻和方式,让我们的平淡生活中,多了一抹舒心的、庄重的、内心欢喜的、有仪式感的色彩。
去理发店换个发型,意为“剪去过去,面向未来”的新意。这个时候,大大小小的理发店都人满为患,若遇到好友这样又剪又烫又染色的来说,要专门留出大段时间来完成它。
看着镜子里发型师认真地咔嚓咔嚓剪掉长发,修齐发尾,助理小姑娘一个个把头发卷上,整个头用保鲜膜包成一个封闭的球,放在灯下烤半小时,停半小时,再烤半小时,上药水,定型,染色,最后吹出一个完满的、不同于进店之前的新样子,我们会在心里说一句:旧的一切,好与坏都告别啦,新年,新形象。
买衣服。现在的人不同于我们小时候,物质还没有这么丰富,款式没有现在多,没有网络购物坐等快递送上门,都是在春节前跟着父母,到当地的服装店去买新衣服,颜色大多以红色为主,特别是女孩子,一定会有一件大红色的单品,应红红火火的气氛,应腾空而起的烟花,应团圆的热闹。
现在再也不用像那时一样,非要等到春节才有新衣服穿。季季有新款,日日有新衣在上架。批发商场有经济款,网上有你想要的时尚,商场有你想要的专柜款。只要你想得到的,都有地方可以去选择。总要买一件新的衣服,即使只是一条围巾、一件衬衫,甚至一双红色的袜子。迎接春节的仪式感,总少不了买新衣这一项,少了它,这个年就不完整。
准备礼物,送亲友、送上司、送客户。这也成了春节前的一个默认了仪式感。人们在意的不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更多的是心意,是心头好,是正合我意,是你懂我的心的那一个默契。
一块手表,手工香薰,订制的鲜花,订制的饰品,手账,有设计感的日历等等,数不胜数,各有其特,各表其意,各取所需。买给父母长辈的,很多人会选择一些智能产品,实用为主。丰俭由人的选择,各自心生欢喜。
仪式感不是凹造型,也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小资,或者心理安慰,它的存在,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更多体验一份满足感,自我认同感。它让我们在这一刻和上一刻不同,我们在其中,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