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处于什么原因,用了很长时间来表现并不重要的部分。要知道,电影可是分秒必争的艺术啊
1.农夫拿着斧头上山(至少一分钟)
2.女人丈夫跟着强盗上山
非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延长时间。猜想原因
1.当时的技术问题,比如剪辑。但是从影片其他剪辑部分来看,不像是这个问题。
2.导演刻意为之。那问题来了,导演用意是什么。
我认为这部影片更应该像一个奥斯卡那样精巧的小短片——顶天就在30分钟内。为什么这么说?影片要表达的东西很明显,真相在不同的人眼里,由于立场不同,而有了不同说法,从而探究人性的善恶。
影片将主体部分分成了4段,分别是当事人女人,女人的丈夫,强盗以及看到整个事件的旁观者农夫。他们每个人描述了看到的同一事件,却有着天壤之别。而在罗生门下,又有三个人,包括农夫在内,好像吃瓜群众一样一次次被爆出的猛料所震撼。
1.和尚—代表着愤世嫉俗的群体,他们在这个事件中对人性感到深深地失望。
2.恶霸—完全是人性恶的拥护者,也坦然的作恶
3.农夫—就是广大普通人。可能自己身上也偶尔犯点小错,可依然相信美好的人性,即人又好有坏。
说完故事内容,再说说故事形式,即这个故事是怎么被表达出来的
首先一开场就是三个人坐在一起讨论这件事带给他们的震撼。接着,便是强盗讲他眼里的真相,三人震撼;女人讲,三人又震撼;丈夫讲,再震撼;最后农夫讲,非常震撼。
整个故事讲完,三个人呼应开头,强调了他们的观点——人本善,人本恶,人既好也坏。故事非常紧凑,但分割过于明显,就像老太太走路一顿一顿的。好像为哲思而哲思,不是在讲故事,显得非常生硬。很多大编剧都会强调故事的完整性,哪怕一只鸟的出现也有它的道理。OK,影片是完整的,没问题,问题是这个完整是拼凑起来的,好像乐高一样,一节一节,一块一块的。根本感受不到艺术的美,观众更像被人说教。
想起有一次参加艺术讲座,大师一上来就给出他屡试不爽的绘画方法,很认真,很诚恳。但是听完,你会浑身难受,味同嚼蜡,我以为是艺术要激荡我的灵魂了,要触及我的内心了,我做好了一切准备,你却给我讲起了道理—你,真像个流氓。
我以为艺术是绵长的,像流水一样穿过你,拥抱你,抚摸你。就像《太平轮》那样,看过之后好像有巨大的温柔包裹着你。
影片在细节上表达故事形式的时候也是很有意思—通过台词。强盗描述—那女人的眼神,让他嫉妒她的丈夫,所以我要杀了他。女人又说—我宁可死,也不想看到我丈夫那样冰冷的眼神。在细节上也是试图和形式保持一致。
再说说演员表演。就算现在看中日两国演员的表演,彼此也是有明显差别的。这没问题,可我很好奇,这部影片(1950年)中那么多次夸张的“狂笑”是为了什么。强盗笑完女人笑。他们一笑,我就得及时调小音量。但是更有意思的是,突如其来的笑还不会让你跳戏——可能人家在这个时代的表演风格也是有道理的。
写到这,我发现经常会提到强盗和女人,丈夫提的比较少。这让我想起由思辨推动写作的作家—米兰·昆德拉。尤其是那部《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作者为每个角色安排不同的经历,而最终每个人的结局代表着生命中从轻到重的不同分量。强盗和女人的作用也有一曲同工之妙。
在选角上,强盗可是个帅小伙,还是那种很有男人味带着攻击性非常招人的帅小伙。猜想这么选角的原因的—用帅平衡强盗的恶。让观众不会因为他是强盗就直接替女人做出选择—又丑又坏,怎么能从了他呢。可但凡强盗一好看,观众就有了很多替强盗开脱的理由—人家都说了会为你从良的,你也不吃亏!再说了他确实很帅啊。这样恶和帅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观众就能更多的关注人性本身了,而不会让“强盗”人设影响观众的判断—根据刻板印象就给强盗定了死罪,而忽略了人性本身。他的帅气会让他没那么坏,会让他更像一个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基于此,我们不仅会关注人性本身,还会有一点程度代入感。
由于这个故事形式是这么明显,再加上对科技发展的关注—老让我误以为影片是在表现人类脑神经科学的真相—论人的记忆是如何模糊了真相。
其实我的误会是有根据的。因为影片中的结局就是丈夫死,强盗和女人活下来。无论如何,付出最大代价的都得是强盗,三人无论如何撒谎,都不能改变事实。即他们没有明确的利益动机让他们彼此陷害。
再次猜想
可能有法律判决的缘故—比如女人是帮凶,强盗是主谋。但法律在影片中就是个从未出场的存在。可以排除。
再或许是道德缘故——比如女人不检点。可就算是道德,顶多就是像这样男权社会对女人的无端指责。根本不是导演的意图。排除。
可以确定,影片探讨的就是人性,但又逻辑不符,失去了些力量。
可以多了解下黑泽明。但目前主要在阅片量的积累,所以哪部影片能得到我的宠幸—那得随缘。
小礼物走一走,来简书关注我
赞赏支持
相关推荐
呼吸,99%的人跑步时都犯的错误
阅读 823
晨跑:跑出生命的意义
阅读 779
那些不得不看的减肥伪知识!
阅读 509
你正是因为太要面子,才练不好腿部肌肉!
阅读 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