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共修

茶树鲜叶中的成分组分

① 水分(75%~78%)

茶鲜叶的含水量鲜叶老嫩、茶树品种、季节不一,含水量也不同。一般幼嫩芽叶、大叶种,雨季、春季的含水量较高,老叶、中小叶种和旱季、晴天叶含水量较低。

② 茶多酚(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

茶多酚是茶叶区别于其他植物的很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且是茶叶保健功能的首要成分。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茶多酚可以提供质子,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过多的自由基,并且阻断自由基的传递,提高人体内源性抗氧化能力,从而对人体起到“保鲜”作用。目前,茶多酚可以开发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对肾脏病也有比较好的疗效。

③ 蛋白质(占干物质总量的20%~30%)

茶叶中的蛋白质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这部分水溶性蛋白质是形成茶汤滋味的成分之一。

④ 氨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1%~4%)

氨基酸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贡献者,它不仅在口感上中和了多酚类、咖啡碱的苦涩味,同时也能演化出千遍万化的迷人香气,是高等级茶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叶中的氨基酸以茶氨酸为主,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同时能够起到镇静作用,改善睡眠,增强小朋友的记忆力。增强智力,对女生经期综合征以及肝脏的排毒都有很好的功效。六大茶类里,总体来说白茶和绿茶这两个茶类的茶氨酸含量比较高,绿茶中高山茶又比较高,而茶芽变异白化的安吉白茶的茶氨酸含量最高。

⑤ 生物碱(占干物质总量的2%~5%)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茶叶碱。咖啡碱具有苦味,叶部最多,茎梗较少,在新梢中随着叶片的老化而下降,夏茶比春茶含量高。咖啡碱对人体具有提神益思、强心利尿、消除疲劳等功能。以前喝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神,主要就是因为生物碱的这些功能。同时,咖啡碱可以研究开发很多药品,包括减肥的、降低得胆结石风险的、防止男性脱发的等。

⑥ 糖类(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

茶叶中的单糖和双糖又称可溶性糖,易溶于水,是组成茶叶滋味的物质之一。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⑦ 果胶(占干物质总量的4%)

茶叶中的果胶等物质是糖的代谢产物。果胶的存在有利于茶叶加工过程中手工揉捻成形,且跟茶汤粘稠度等有关。水溶性果胶是形成茶汤厚度和外形光泽度的主要成分之一。

⑧ 有机酸(占干物质总量的3%)

茶叶中的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种。

⑨ 类脂类(占干物质总量的8%)

茶叶中的类脂类物质包括脂肪、磷脂、甘油脂、糖酯和硫酯等。对形成茶叶香气有着积极作用。类脂类物质在茶树体的原生质中,对进入细胞的物质渗透起着调节作用。

⑩ 色素(占干物质总量的1%)

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部分。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水溶性色素有黄酮类物质、花青素及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

⑪ 芳香物质(占鲜叶总量的0.02%)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鲜叶中的芳香物质以醇类化合物为主,低沸点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高沸点的沉香醇、苯乙醇等,具有清香、花香等特性。

⑫ 维生素类(占干物质总量的0.6%~1%)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维生素A含量较多。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吸收利用。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维生素C含量最多,人们通过饮茶可以吸取一定的营养成分。

⑬ 酶类

酶是一种蛋白体,在茶树生命活动和茶叶加工过程中参与一系列由酶促活动而引起的化学变化,故又被称为生物催化剂。

⑭ 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

茶叶中无机化合物总称为灰分,是指茶叶经550℃灼烧灰化后的残留物,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灰分是出口茶叶质量检验的指标之一,一般要求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存茶,最害怕的应该就是茶叶变质了吧?一款高价买回来的名优茶,存放一段时间后,如果变成了劣质的陈茶,简直让人想死...
    墨岩_60d4阅读 417评论 0 0
  • 回甘与回甜,只差一个字,却完全是两种概念。 相信很多茶友都以为这两个词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其实它们有着非常细微、不...
    墨岩_60d4阅读 333评论 0 0
  • 六大茶类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有多大区别? 这其实是个很难的问题,因为茶叶中成分的含量受鲜叶品种、生态环境和工艺等诸多因...
    墨岩_60d4阅读 370评论 0 0
  • 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茶叶冲泡以后,叶底摸起来会比较柔软,冲泡后的茶叶底会很嫩、很软;而有些茶冲...
    墨岩_60d4阅读 861评论 0 0
  • 关于“大红袍” 关于大红袍,目前比较广泛的观点是认为九龙窠上的2号株奇丹是正本,姚老先生的观点似有不同,故转来与大...
    墨岩_60d4阅读 32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