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应该是什么味道的?

儿童节应该是什么味道的?

那天女儿很认真的跟我问了一句话:妈妈,为什么我们的儿童节,也没有特别的感觉呢?跟普通日子一个样。

在五月底的那个周五,杭州所有学校都提前举办了儿童节活动,活动形式基本上两种:

一是学校举办校内贸易集会,学生用老师奖励的、校内流通的积分币购买学生闲置的物品(比如文具,玩具等),或者小手工,或者一些小零食,可以买可以摆摊“售卖”,也可以“逛街”购买。

二是传统的学生演出,所谓的学生表演给老师和校长看,网络曾经有这个梗“六一儿童节孩子还要表演给**看”。

女儿的学校是“商贸集会”,作为家委会一员,我参与了布置氛围以及协助性工作,拍拍照片,并在餐厅与学生共进午餐。并与孩子们开开心心的度过了半天时间,感觉我也过了一次儿童节。

到真正6.1当日全天有雨,今年的六一节偶遇端午节,三天假期三天雨,户外活动就没有安排。正值放假的第二天,女儿在上午把全部作业都做完了,开心的向我展示她的劳动成果,并且愉快的表达了做完作业的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午请了幼儿园的同学在家里玩了两个小时,吃完晚饭,我陪她看电影《外星小狗来袭》。

可以说是十分愉快的一天,但在去看电影的路上,她表达“六一儿童节与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之处”,这引起了我3秒钟的思索反应,我说“现在的生活每天都很丰富多彩,吃的玩的用的信手拈来,在生活如此丰富的情况下,6.1节也就没有什么特殊了,也可以说天天都是六一节。”我想起我小时候的六一节,并讲给女儿听,我们80后的六一,就是穿上小白鞋,白衬衫,戴上红领巾,在操场升国旗,列队走,并且表演一下各班自行排练的节目,有歌舞、独唱、三句半等,我清楚的记得有一年六一我参加了几个女生排练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舞蹈,甚至现在还记得几个笨拙的动作,那时候我们的舞蹈可没有现在的儿童舞蹈那么动感好看,我们的演出也没有任何背景屏幕,甚至也没有舞台,但是我们过了难忘的六一节。

这也让我联系到现在的春节也是越来越没意思,也是同理,当我们得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当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或者买来原料做出来,当我们想去哪里开上车买上票说走就走,当拥有了各种便捷的交通工具、便捷的家庭电器设备、随时可以买的衣服,一切都唾手可得,我们于生活于未来没有了奢求,幸福感也就变得平平了。

有的人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另一种心态觉得岁月静好就很幸福。我是后一种,我喜欢波澜不惊的岁月,在岁月中摸索自己成长的方向。我喜欢拥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我并不羡慕那些多金且富丽堂皇的生活,就平淡安好就好,日子如小桥流水人家就好。在平滑如水的日子里,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当有很多事情想要体验的时候,时间是最宝贵的。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在不为学费和冬季棉衣而发愁的生活里,在想吃什么想去哪里都能够轻松实现的当下,在我们曾经品尝过生活苦味,望而不得的匮乏过的一代人中,每一天的日子都是甜的,而这甜于我是一种荣幸的获得,于孩子们不过是平常人家的平常生活罢了,无惊艳亦无惊喜。所以当女儿说六一儿童节与平常日子并无两样的之后,我也在思索,我要去给她创造一些什么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期待,那应该是关于精神世界的丰盈,我不想用物质去堆砌她过多的物欲,我想要去堆砌的是她之于精神世界更璀璨的向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