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41】北京大学(七)勺园【6】败家石(二) 补发
小留流第129篇
从陕西杀过来的闯王“李自成”和“朱由检”为抢气球俩人就撕巴上了,还得说闯王年轻气盛,踩着“小捡”就把气球夺了过来,心里正想着自己也要睡睡紫禁城,逛逛海淀花园,正美着呢,回头一看不得了了,那班长座位被大清“顺治”一屁股给抢占了。
到了康熙二十九年,“老康”利用清华园的自然上水建成了畅春园,从此拉开了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的序幕。康熙四十八年在畅春园之北,修建了圆明园第一处景区“镂月开云”,赐给老四瀛禛【雍正】,后来雍正当了班长更是大规模扩建,形成了圆明园四十景区,正式命名“圆明园”,三山五园中的第三园,这是后话。康熙把畅春园之西的勺园【位于北京大学】赐给了郑亲王作为邸园,并亲题“弘雅园”。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到了乾隆年,他爷爷“康熙”还是利用自然山水建园子,到了他老爹“雍正”就开始大兴土木工程了。这“乾老”加了一个更,拉开了更大规模的建园子热潮,他当时住在圆明园,虽然老爹不在了总归是人家的园子啊,我也得有个自己的园子吧,于是在畅春园之西开建“清漪园”【现在的颐和园】,这是三山五园的第四个园子。祖孙三代缔造了“康乾盛世”,“乾老”那个乐啊“我这个真龙天子,没有不可能的事儿”。精力旺盛的他到哪都掺和,不但留墨宝,还常常改地名、变风水,乾隆三年,他把畅春园中的西花园,作为母后高年颐养之地,殿名曰“讨源书屋”,他每日从圆明园坐轿去西花园给母后问安。
这天娇子颤颤悠悠的正走着呢,阳光透过了轿帘,轿内一片的金黄,眯着眼睛随着轿子一颤一颤的“乾老”心情大好,随手掀开轿帘,眼前一高坡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气势非凡。立马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快,心话说了“这地界儿,要是我家的吗,还凑合,与我家畅春园一墙之隔,它旺旺了我怎办啊?”一打听,原来这就是米万钟家的祖坟“米家坟”【北京大学西南角】。回去后二话不说亲绘图纸,在“米家坟”边上掘开一条河道流入畅春园,河上建桥一座,曰:“偻佝桥”,俗称“漏斗桥”意思要把“米家坟”的风水漏掉,无论是水还是米都漏进我家畅春园。这“漏斗桥”的位置就在我小时候去“西河沿”抓鱼的地方。
这边“西河沿”大张旗鼓的建漏斗桥,那边“乾老”又溜达到“青龙桥”去了,站在桥头儿,东望望、西瞧瞧,再往北一看,呵,紫气袅袅,令人神往,忒美了,随口问道“那是什么所在?”下面忙回禀“那个地方叫“龙背村”,本来“乾老”乐园了的脸拉长了,心里嘀咕“我是真龙天子,到这儿怎么就背了,多丧气啊”。二话不说,提起御笔就把村名给改了,叫“百福村”。大牌子都插村口了,你想啊,这个地方地势高耸,像个龙背,老百姓天天站龙背上那多得劲啊,这“龙背村”的名字坚决不改,嘿嘿,现如今还叫“龙背村”呢,“龙背村”生生的挡住了“乾龙”的脚步。后来啊,地上不成走地下,地铁四号“铁龙”又从地下钻过来了,结果钻到“龙背村”也走到头了。
话说“乾老”又溜达到海淀南大街,见一高坡有大片郁郁葱葱的松柏,不知他前世是什么?反正是一见到松柏就激动。原来这儿更早的时候叫“霍家坟”就是德贝子园前面那个大花园,后来是海淀区政府前门的花园,我小时候走到这,看到夜空中一大片黑漆漆的松柏,随着风摇摇晃晃占据着大半个天空,我知道那里面有许多奇形怪状汉白玉的大石雕,上面龙啊、蝙蝠和叫不上名的怪兽那个跳啊、飞呀的,想着就瘆的慌,感情这都是“霍家坟”的物件。“乾老”看到这,噌的一下子,又拽出御笔,大笔一挥“洩水湖”,一定要把你“霍”家的“火”气洩掉。嘿,你还别说成功了,这“洩水湖”名字叫到了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