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荒于嬉
苏轼之所以能在文学方面取得如此之成就,关键在于勤学习,巧读书。韩愈曾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除了父亲在学业方面的严格督促,苏轼自己也以坚强的毅力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第一是下笨功夫,打好扎实的基础。苏轼曾经将一百卷《汉书》手抄了三遍!《汉书》的字数将近七十五万字。抄写三遍,这得有多大的毅力,这是多么深厚的基础!苏轼抄写《汉书》也很有讲究:最初抄写一段文字,以三个字作为段落题目,第二次以两个字为题,最后只需一字题目便可概括全段大意,真正做到了记忆与理解的有机结合。有人从《汉书》中随意举出一个字,苏轼便可由此字开始一直背诵下去,没有一字差错,真正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
第二是下巧功夫。苏轼发明了八面受敌读书法,其实就是分主题阅读法。比如我们读《西游记》这本小说,第一次围绕唐僧专心取经这个主题诵读;第二次围绕孙悟空斩妖除魔这个主题诵读;第三次围绕猪八戒三心二意这个主题通读等等,从每一个主题去读的时候,就等于是一本新书。通过这种方法,一本《西游记》可以变成两本、三本甚至十来本书,所以说这种分主题阅读可以真正地将书读懂、读透。
当然,苏轼这两种读书的方法比较适合经典的书籍,对于现在鱼龙混杂的书籍市场,我们要因书而异,对不同的书籍选择不同的读书方式。
另外,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勤于读书。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勤于读书,又坚持不懈,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发扬这种勤于读书的精神,无论你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在职的员工,都需要这种勤奋的精神,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勤奋改变我们的生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