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故事:一位富家子弟阿豪,乘坐飞机来到了东北的省会城市。上了出租车便对出租车司机霸气说到,带我到你们市里消费最高的地方,我有的是钱,就想体验一下市里最高消费的场所。
司机二话不说,直接踩油门就开,一直开到了市里消费最高的场所,然后回头对阿豪说:到了,这是我们市里消费最高的地方。
阿豪下车后,看着这个高大的建筑楼,正预迈步往前走,突然感觉不对劲,抬头仔细一看,建筑楼上面赫然写着“某某某医院”,顿时无语了。
这个笑话之所以出现,反映了医院在老百姓心中的感受。昨天我也“有幸”去了一趟这类高消费场所。感觉到了这种高消费而又万般无奈的体验。
为了赶早人少,所以早晨不到八点我们就进入医院。在当前的疫情环境之下,医院的防控检验非常严格。所以进入时比一般地方的方便性差一些。这个尚可理解,但接下来的经历,相信好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及体验。
挂号加医生问诊再加中途的缴费,加起来估计不超过十分钟。而其它的等待时间之和则大于三小时。
挂完号之后等就诊差不多等半个小时。医生问诊不足三分钟,便给开了检查单,然后去缴费。缴费之后的第一项检查还算顺利,正好上一个刚检查完,我们进去。然后检查完等结果等了半小时。
接下来做第二项检查,门口人超级拥挤。虽然电脑上已经在排号了,但大家还是愿意在门口糊着。差不多等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到我们了,检查三分钟不到结束了,然后告诉结果得到下午两点能出来。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等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是小病想检查一下,等待还可以忍受。如果是身体同时在忍受着疼痛或焦虑的话,相信这种等待便是一种无奈的煎熬。
看着这么长的等待时间,我们突然想到之前一直想做一个检查却没做,这次正好做一下,算是在心里摸个底。于是便找对应的科室去挂号,让大夫开个检查单子。
结果,当天坐诊该科室的是一位高级专家,挂号费80多,如果不挂则没有其他选择。其实就是简单开个检查单,用医院的设备检查一下,但没办法,为了借此次来医院的机会,只能被再“高消费”一把了。
然后,所有的检查完事之后,中间一直无聊的等待,熬到下午两点,取了检查结果,找医生查看解读,并开了几百块的药物回来。
回来的路上,我在遐想,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如果在网上挂号,并在网上和医生视频连线问诊。在医生开具了相关的检验单后,我们在网络上进行缴费,并预约检验时间后,按点到达进行检查。
然后便可以回家了,待结果出来后,上传到网络(昨天下午取的结果,也是医院上传到网络,然后我们在医院大厅的专用打印设备自助打印完成的),然后患者和医生再次连线,共同查看并解读诊断结果。
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或开药,医生进行下一步操作,患者便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如再次缴费并预约检查,或者缴费后自助去取药,或快递。
这样减少了患者漫长的等待时间,也让医院看起来不再那样人满为患。
另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预约普通号或者专家号。有的人去医院了想挂专家号,却没遇到专家,只能挂普通号,心里多少有些不甘。而我们只想挂普通号,却只能被迫挂了专家号。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未来的就医也会更加合理、高效,更加人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