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司三年多的时间,一直专注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上,现在公司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慢慢的打开市场,但对市场一块,公司未来的产品定位一块一直没有很深入的思考过,或者说不知道怎么去思考公司以及产品的定位,所以准备读几本相关的书籍了解一下。这第一本书就是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书的副标题被定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这个标题咋一看就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有极度夸大的嫌疑。但读完整本书的内容以及书后附录中关于定位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来看,这本书确有一定的水准。
书的核心观点旨在阐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仅仅“满足需求”的旧营销观点已经无法为企业赢得顾客,而是要进入顾客心智中重构已有的认知,建立企业想要的“位置”。书中提到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人的心智,产品在心智的中排名决定了顾客购买的决策,那么整本书就花了大量的篇幅给出企业如何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有一个位置的方法。
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成为第一,这里的第一不是指第一个发明人、第一个做出某种产品的公司等等,而是指在消费者心智中第一个建立某种定位,一定是在顾客的心智中成为第一。在市场上,第一个建立地位的产品有着巨大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甚至会弥补很多产品自身的不足。用作者的话说“在给一项产品定位时,什么也比不上成为第一”!
如果不是第一,那该怎么办,那也要努力在心智中占有一定的位置,虽然心智的容量有限,但也是有个阶梯可以容纳几个位置的。在站稳位置后再寻找空位成为第一,任何公司的业务结构中都有其相对最薄弱的环节,也许是尺寸大小、也许是价格高低、甚至是性别、年龄、一天当中的时段以及经销方式,都有可能成为空位。找准空位,对症下药,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也有很多空位陷阱,比如工厂空位、技术空位,这些空位被称为陷阱是因为它们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所显露出的空位,不是顾客心智的空位。一项再牛逼的技术如果没人需要,没有心智空位给它,那也注定会归于失败。另外一个文中提到的最常见的陷阱就是人人满意陷阱,公司产品试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是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可能取胜的观念,企业必须做出取舍,专注在特定的领域范围,然后专注、专注再专注!
如果找不到空位怎么办,那就自己创建一个空位,通过给已经占据人们心智的产品重新定位而创建新的空位。这种定位更像是给现有竞争对手的产品挑毛病,给他们归类,然后建立一个空位,但不是简单的对比性广告,对比性广告更多的会带来消费者的反感,而重新定位是把自己的品牌与早已在那的品牌联系起来,突出自己产品的定位有别于现有的产品的定位的一种方式。不过再怎么样,这种方式多少都涉及诋毁别人产品的行为,个人感觉能不用尽量不用。
对于定位,书中提及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名字与品牌,按照书中的话说“名字就像钩子,把品牌挂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产品阶梯上”。虽然书中对名字的重要性强调的有些偏重,但我的确认为,一个好名字不见得会成就一家伟大企业,但一个坏名字确足以阻挡你成为伟大企业。那如何给企业或产品起一个好名字呢,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尽量选择那些近乎通用但又不十分通用的名字,这样的名字至少保险,但也没有觉得的原则,只是在公司没出名之前,尽量别选那些毫无意义的名字,也尽量不用那些看着简单的缩写名字,因为这些都会成为进入人们心智的障碍。
对于给新产品命名,切记起一个已经广为人知的名字,因为它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已经占据了一个较高的位置,虽然短期内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品牌延伸是对产品定位不清晰的一个表现,最后不仅新产品不会取得长久的成功,还会拖累已经建立心智地位的原有产品的业绩。定位的精髓是什么,就是用品牌名称代替通用名称,从而使客户不经意中就把品牌名称当成了通用名称。想要实现这个需要的是品牌的专注,所以品牌延伸是大忌。
上面是对《定位》这本书读完的一个简单的总结,感觉对我还是有很多启发的,包括书中提议的一个观点叫“你不能由此及彼”,做企业应当认清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不能盲目自大,自吹自擂,不是第一硬说是第一,不是最好硬说是最好,单纯的文字宣言是不能帮助企业到达你想到达的位置的,你得找准定位,然后专注,专注,再专注的做下去。最后用一句书中的话给在奋斗中的小公司一点鼓励:“有名望的大公司通常难以竞争过规模较小,但定位明确的公司。规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定位”。